香蕉视频下载

山東能源史話

基建工程兵曾是煤礦建設勁旅

發布日期:2016年08月05日    孫卓龍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將有關部委直屬的部分施工隊伍整編為基本建設工程兵部隊(即工改兵),并進行年度征兵,使其成為一支軍事化、職業化的施工隊伍,以解決地方施工隊伍跨區域調動困難等問題。這支部隊按照“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的光榮使命,一邊保家衛國,一邊擔負起國家基本建設重點工程和國防工程施工任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特殊兵種,是國家基本建設的一支生力軍、突擊隊。當年奮戰在煤炭戰線的4個師級支隊、7萬多名官兵,先后在10多個省區,承建了20座大中型煤礦,其中有新汶礦區的鄂莊煤礦和棗莊礦區的蔣莊煤礦,為國家的煤炭生產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勛。
  1979年,組建于唐山抗震救災期間、在開灤礦區為抗震救災恢復生產立下汗馬功勞的基建工程兵第43支隊,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及煤炭部的指示,由河北省唐山市遷至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駐防,主要承擔滕南、萊蕪、大屯(位于微山湖西岸的江蘇沛縣)3個礦區5對礦井的基本建設施工任務。
  鄂莊煤礦位于萊蕪城南1.5公里處,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工建設的設計產能45萬噸的礦井,屬于當時的萊蕪礦務局管轄。1971年11月16日,鄂莊煤礦破土興建,最初由萊蕪礦務局生產建設工程處施工。1978年7月,根據煤炭部的指示,該處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第433大隊(團級單位),隸屬于43支隊領導,繼續擔負鄂莊礦井的建設任務。第433大隊組建后,一手抓部隊建設,一手抓安全生產,充分利用老工人的經驗和義務兵的熱情,大張旗鼓地開展傳幫帶活動,使部隊的軍人素養和施工水平迅速提升。為確保鄂莊礦按期投產,43支隊首長輪流坐鎮指揮,多次研究施工方案,進行三類工程排隊,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人力、物力。針對該團土建力量不足的情況,支隊把第421大隊19中隊調去增援,到1980年底攻克了關系到投產工期的主井井塔滑模工程。機電安裝任務重,就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采用礦、土、安三類工程平衡交叉作業的施工方式,大膽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有效地加快了施工進度。1981年11月,經山東省驗收委員會驗收評審,1981年12月30日移交生產。
  1979年12月28日,坐落在滕南煤田的蔣莊煤礦正式開工建設。該礦設計產能150萬噸,是國家煤炭開發重點建設工程。由曾在萊蕪承建鄂莊煤礦的基建工程兵433團擔負礦建工程和井下設備安裝的大部分工程。基建工程兵421團擔負土建工程和地面大部分設備安裝任務。建井初期,面臨無水無電無住房等諸多困難,兩個團指戰員發揚解放軍不怕苦累的優良傳統作風,邊施工邊建設,嚴格按照上級部署完成各項基建任務。在施工過程中,積極探索新技術、大膽采用新材料。如井筒套壁使用液壓滑模,井筒工作面預注漿,節約了時間和投資;使用玻璃鋼壁及部分玻璃鋼梁,節約了鋼材,解決了井筒防腐問題;采用工作面預注漿治理井下三灰水;在井下煤倉的施工中采用天井鉆機鉆眼的新方法,簡化了施工程序,增強了安全保障;風井施工由淹沒沉井法改為凍結鑿井法,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從1979年12月開工到1988年9月,這支隊伍克服資金不足、電力缺乏、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外部環境不寬松等種種困難,圓滿完成了建井施工任務。1989年6月,蔣莊煤礦正式移交生產,成為棗莊礦務局的骨干礦井。
  1983年,國家實行大裁軍。經上級批準,從1983年7月1日起,基建工程兵第43支隊撤銷,整建制轉業,改編為煤炭部第三建設公司(兵改工),下屬4個團改編為四個工程處。部隊轉業改編后,繼續承建原承擔的礦井建設任務。其中,第一、第二工程處于1984年7月1日成建制劃歸大屯煤電公司領導。第三、第四工程處仍留在棗莊礦區,擔負付村、田陳礦和袁堂井建設及柴里礦三擴工程施工任務。1985年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煤炭部第三建設公司和棗莊礦務局合并,有3000多名基建工程兵轉業軍人融入了棗莊礦務局的職工隊伍。
  
政府機構
中央企業
能源行(xing)業
主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