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煤炭大專院校很少,主要依靠中專、技校培養人才。坐落在淄博礦區的洪山技校育人有名,為山東各煤礦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成為山東煤礦生產建設的棟梁。此外,在該校的基礎上衍生出兩所大學,成為中國煤礦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
洪山技校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燃料工業部洪山煤礦工業學校。1954年11月,華東煤礦管理局將其改建為華東煤礦工人技術學校,開設礦山測量、鉗工、電工、電鉗工4個專業班。1956年10月,該校改屬淄博礦務局領導,改名為淄博煤礦工人技術學校。1955年~1957年,各專業班學制為2年,采用國家勞動部編譯的蘇聯技工學校相應專業工種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開設政治、語文、數學、物理、體育、制圖、電工學、機械制造、工程力學等基礎課和電工、鉗工、電鉗工、測繪工專業課程,同時合理安插生產實習課,采用自編教材。
1957年3月,蘇聯技工培訓專家比楚柯夫到該校參觀時,稱贊該校辦得好,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都是一流的。是年,該校教師鄭在華等合編的《礦井采區電工》作為全國煤礦技工學校試用教材正式出版。1960年10月,該校收歸山東省煤管局領導,更名為山東省洪山煤礦技工學校。1962年初中畢業生班學制改為3年,小學畢業生班學制改為4年。1964年6月,技校歸屬煤炭部華東煤炭公司領導,更名為華東煤炭工業公司洪山技工學校。是年底,技校與淄博礦務局機廠合并,改為半工半讀技術學校。學生的文化課、技術基礎課“少而精”,實行邊講邊練的教學方法。專業課、實訓課則以生產勞動為主,由機廠老工人進行現場教學。“文革”開始后,技工教育遭到嚴重破壞,理論課教學基本停止,實訓課主要是參加生產勞動。1970年學校被迫停辦,人員和財產交淄博礦務局接管。
1973年7月,恢復山東煤礦洪山技校,隸屬于淄博礦務局領導。招收初中畢業生,開辦電工、鉗工、電鉗工、測繪工4個專業班,學制2年。1975年,洪山技校開始招收在職職工,開辦井下采煤、煤礦電氣化等專業班,對在職職工進行專業技術系統培訓。1978年,技校招收高中畢業生,開辦電鉗工、測繪工、采掘工3個專業工種班,學制2年。各專業班采用全國煤礦技工學校統編教材組織教學。1980年6月,山東煤礦洪山技校改名為淄博礦務局技工學校,以招收淄博礦務局的職工子女為主,同時招收省內其他礦務局的職工子女。到1990年,累計培養技校畢業生5616人,全省各煤礦幾乎都有洪山技校的畢業生。進入本世紀以來,為從根本上提高煤礦工人的技術素質,“變招工為招生”,煤礦招工一律從技校畢業生中錄用。淄礦技校加大了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基本滿足了淄礦集團省內外新區生產建設的需要。2007年11月,該校與淄礦集團干部學校整合,更名為山東煤炭技術學院。
建國初期,為了擴大煤礦辦學規模,培養煤礦急需人才,1951年~1953年,燃料工業部把山東洪山煤礦工業學校部分遷至安徽省淮南市,成立淮南煤礦學校,后來升格為淮南礦業學院。1963年,淮南礦業學院部分院系遷往濟南,并入山東煤礦學院。隨后,江西煤礦學院、濟南工學院礦山機電專業、山東煤管局干部學校、江蘇煤礦專科學校相繼并入,建立了新的山東煤礦學院。1971年,泰安煤礦學校并入山東煤礦學院后,學校更名為山東礦業學院。校部由濟南遷至泰安,濟南設分院。1980年,山東煤礦教育學院在泰安成立。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和山東省政府批準,山東礦業學院與山東煤礦教育學院合并,組建山東科技大學。
打開今天的安徽理工大學(前身為淮南礦業學院)和山東科技大學的官網,在“校史沿革”中,都能找到“山東洪山煤礦工業學校”的文字記載,“一所煤礦學校衍生兩所大學”是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