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前的1948年,山東境內各煤礦陸續獲得解放。如何收復并管理好慘遭戰爭蹂躪的公營煤礦,恢復正常生產,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奠定能源基石,成為當時擺在我黨我軍和民主政府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1948年3月10日,駐地設在臨沂的中共華東局決定,在華東財經辦事處工礦部下設礦務局,負責管轄山東各公營煤礦。上半年先從國民黨軍隊手中收復并變為公營企業的有淄博礦區的洪山、西河、新博(由博大、福大、利大、東大、興大煤礦和黑山采炭所合并而成)、新汶礦區的孫村、坊子煤礦。10月,接管臨沂礦區的羅莊煤礦,并更名為臨沂煤礦。11月,接管棗莊礦區的陶莊煤礦和蘇北的賈汪煤礦。1949年9月20日,華東財辦山東工礦部劃歸山東省人民政府領導。1950年2月11日,改為山東人民政府工礦部煤礦管理局。
1950年6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根據國家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統一華北和華東區煤電生產管理的指示,決定取消這兩區原有的地域性煤礦管理機構,在北京成立燃料工業部煤礦管理總局,山東省政府工礦部煤礦管理局隸屬其管理,改稱燃料工業部煤礦管理總局山東礦務局,所轄管理范圍不變,從此開始了以部為主的條、塊雙重領導體制,機關駐地由博山遷到濟南。
1953年1月1日,燃料工業部煤礦管理總局下屬的山東礦務局改為華東煤礦管理局。1月6日,成立賈汪礦務局;并將管理局直轄的臨沂煤礦劃歸賈汪礦務局領導,
1953年2月19日,淄博礦務局正式成立,是建國后山東境內組建成立的第一家大型國營煤炭企業。隸屬于華東煤礦管理局,轄淄博礦區所有的國營煤礦,其中包括洪山、西河等煤礦和工程公司、西河機修廠,共8礦1廠1公司,職工16234人。
1956年1月,燃料工業部煤礦管理總局華東煤礦管理局改稱煤炭工業部濟南管理局。2月5日,成立棗莊礦務局,臨沂煤礦由賈汪礦務局劃歸棗莊礦務局領導。棗莊礦務局下轄陶莊、棗莊、田屯和臨沂4個生產礦,并負責管理已動工興建的山家林井、鄒塢1號井、甘霖井的基本建設。全局時有職工9539人,年產煤炭86.8萬噸。
建國初期,新汶礦區首先恢復孫村煤礦生產,之后相繼恢復生產的有華豐、泉溝、安仙等礦井。1954年~1962年,新汶礦區開始大規模建設新井,國家先后投資1.74億元,新建9對新井。1956年9月15日,成立新汶礦務局。最初僅有孫村礦。后經新建和接收地方煤礦,發展到良莊、協莊、禹村、華豐、鄂莊等12個礦。1959年3月,省委批準成立肥城礦務局和官橋礦務局;10月成立萊蕪礦務局,分別管轄肥城、官橋、萊蕪煤田內礦井。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從1960年起,恢復以煤炭部為主的條、塊雙重領導體制。1960年2月,直屬于省政府的山東煤炭工業局改為煤炭部山東省煤炭工業管理局,原下放到各地市管轄的煤礦收歸煤炭部山東煤炭工業局管理。1960年3月,經省委和煤炭部批準,將臨沂地區的煤礦整合,成立臨沂礦務局。隸屬于省煤炭工業局管理。是年4月,官橋礦務局并入棗莊礦務局。1962年,萊蕪礦務局與新汶礦務局合并。至此,建國后的省內煤礦管理體制逐步形成國家煤炭部和省政府雙重領導,省煤管局——礦務局——生產礦井三級管理的格局,為山東煤炭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