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下载

 
 專(zhuan)題(ti)香蕉视频下载(zai) | 頒獎典禮和(he)學習(xi)會通知 | 十大(da)人物簡要事跡 | 表彰(zhang)決定 | 專題動態(tai) | 集團網站香蕉视频下载(zai) 
 
佚名

呂如霞

  呂如霞,男,48歲,中共黨員,現任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內蒙古能源長城二礦經理助理。省外創業、一線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2007年,呂如霞跟隨新礦集團創業團隊來到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建設長城煤礦,長城煤礦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試產"目標,他帶領的采煤隊當年生產原煤33萬噸,月產最高達15萬噸,創出了內蒙古自治區煤礦建設的最好水平,創造了鄂托克前旗煤礦建設的記錄。之后呂如霞轉戰長城二礦的建設和生產,帶領職工創出了全國同類礦井條件下中厚煤層大傾角采煤工作面月產8.9萬噸的新紀錄,創造了全國同類礦井條件下大傾角、大采高采煤的奇跡。
  呂如霞不(bu)但把全部精力貢獻給了長城一礦(kuang)、二礦(kuang)的建設(she)和生產,他還把女兒女婿帶到長城煤礦(kuang),讓他們做(zuo)山東能源省外創(chuang)業的傳承者(zhe)。


侯秀榮

  侯秀榮,女,82歲,中共黨員,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華豐煤礦職工家屬。道德模范的優秀代表、助人為樂的典范。
  耄耋之年的侯秀榮對黨有著深厚的感情,對礦山 、對礦工有著深切的愛。29年來,她風雨無阻,堅持到井口義務為礦工縫補工作服、釘紐扣。她到井口送溫暖做好事,擔當義務安全宣傳員,冬天為井下職工熬姜糖水驅寒,夏天為職工熬綠豆茶解暑。她堅持入工區、進家庭、幫教"三違",走訪談心。
  侯(hou)秀榮(rong)(rong)到井口往返(fan)一次(ci)需要走(zou)四五(wu)里(li)路(lu),為了讓(rang)母親減輕些(xie)辛苦和勞累(lei),4個兒女一起給母親買了一輛(liang)三輪車。29年間為給職工(gong)義務縫補工(gong)作服,侯(hou)秀榮(rong)(rong)往返(fan)井口與家的(de)路(lu)程已達7萬多公里(li)。2009年,以侯(hou)秀榮(rong)(rong)的(de)事(shi)跡為原(yuan)型改編的(de)電(dian)視(shi)劇《礦哥礦嫂的(de)幸福生(sheng)活》在中(zhong)央(yang)電(dian)視(shi)臺播映。


胡安奇

  胡安奇,男,28歲,中共黨員。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里煤礦滕東礦(托管)安監站技術員。道德楷模、"獻血狀元"。
  10年間,胡安奇累計獻血量高達31800ml,相當于7個正常人血液量的總合,平均每年獻出超過自己身體一半的血量。他按照科學獻血的原則和血站的相關規定,制定了個人獻血計劃。為了保證血液質量,并貢獻更多的血液,他堅持鍛煉身體。他發動同學同事,組織了一個獻血團隊。"每當想到獻出的血能救很多人,我就感到自己活得很有價值……"
  胡安(an)奇在(zai)積極參與無償(chang)獻(xian)血(xue)(xue)事業的同(tong)時,也長期從事其他(ta)社會公益事業。他(ta)是中華骨(gu)髓(sui)庫造(zao)(zao)血(xue)(xue)干(gan)細胞志愿捐獻(xian)者(zhe),抽取造(zao)(zao)血(xue)(xue)干(gan)細胞血(xue)(xue)樣(yang)(yang)樣(yang)(yang)本(ben),隨時準(zhun)備為天下(xia)的白(bai)血(xue)(xue)病(bing)等(deng)血(xue)(xue)液病(bing)患者(zhe)奉獻(xian)自己的愛心。


沈瑞平

  沈瑞平,男,51歲,中共黨員。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里煤礦掘進二區副區長。勞模代表,吃苦耐勞的典范。
  他30年如一日奮戰在掘進一線,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勞動模范、"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光榮稱號。他每天提前一個多小時到工區,詢問井下生產的情況。當班收工之后,他要最后一個離開工作現場,每天要比其他同志多工作2-3個小時,從組長、工長到副區長,他每天都是這么干的。苦干加巧干,他通過技術革新降低事故率、提升質量標準化創建水平,先后發明了"升降式噴霧簾、撞桿式扒裝機噴霧器、巷道光爆技術、伸縮式爆破警戒裝置、伸縮式前探梁、皮帶連續化運輸、中深孔爆破、濕式噴漿機"等多項創新項目。
  他一年到頭(tou)加起(qi)來(lai)也(ye)就(jiu)是(shi)休四五天班,沒(mei)有時間照顧家庭和父(fu)母,他感覺欠家人的太多。他認為,勤(qin)勞和奉(feng)獻是(shi)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xian),是(shi)黨(dang)員,任何時候都要沖在前邊(bian);是(shi)勞模(mo),根(gen)本的價值在于奉(feng)獻! 這就(jiu)是(shi)沈瑞(rui)平的真實寫照。


淄礦礦山救護大隊

  淄礦集團礦山救護大隊成立于1953年4月,山東煤礦系統組建的第一支礦山救護隊,全國最早成立的九支救護隊之一。是一支揚名業界的英雄團隊、"礦山救護鐵軍"。
  建(jian)隊58年(nian)來(lai),他們堅持"搶(qiang)險(xian)(xian)不蠻干,救災不違章"的(de)原則,共處理各類事故2387起,搶(qiang)救遇險(xian)(xian)、遇難人(ren)員2277人(ren),其中(zhong)有(you)1138人(ren)經搶(qiang)救脫(tuo)險(xian)(xian),為(wei)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億多元,并(bing)在擔負的(de)所有(you)搶(qiang)險(xian)(xian)救災中(zhong)杜絕了自身傷亡,實現了安全(quan)(quan)(quan)救護。先后28次(ci)(ci)被(bei)(bei)原煤炭部、國家安監總(zong)(zong)局(ju)、省(sheng)委(wei)、省(sheng)政府、省(sheng)國資委(wei)、省(sheng)煤監局(ju)授(shou)予(yu)"先進(jin)集(ji)體"榮譽稱(cheng)號,4次(ci)(ci)被(bei)(bei)評為(wei)"全(quan)(quan)(quan)國先進(jin)集(ji)體"。2008年(nian)在第(di)七屆(jie)全(quan)(quan)(quan)國礦(kuang)(kuang)山(shan)(shan)救援技(ji)術競(jing)賽中(zhong),該隊單獨組隊代表山(shan)(shan)東(dong)(dong)省(sheng)參(can)賽,獲得團體總(zong)(zong)分(fen)第(di)二名(ming)。被(bei)(bei)中(zhong)華全(quan)(quan)(quan)國總(zong)(zong)工會授(shou)予(yu)"全(quan)(quan)(quan)國五(wu)一(yi)勞動獎狀",同時被(bei)(bei)山(shan)(shan)東(dong)(dong)省(sheng)人(ren)事廳、山(shan)(shan)東(dong)(dong)煤監局(ju)命名(ming)為(wei)"礦(kuang)(kuang)山(shan)(shan)救護鐵(tie)軍"稱(cheng)號;2010年(nian)組建(jian)"中(zhong)國淄礦(kuang)(kuang)代表隊",在澳大利亞烏諾納(na)市舉行的(de)第(di)七屆(jie)國際礦(kuang)(kuang)山(shan)(shan)救援技(ji)術競(jing)賽中(zhong)獲得團體總(zong)(zong)分(fen)第(di)一(yi)名(ming),創出(chu)了自2002年(nian)以來(lai)中(zhong)國救援隊伍(wu)參(can)加歷屆(jie)國際礦(kuang)(kuang)山(shan)(shan)救援技(ji)術競(jing)賽的(de)最好成績。


曹 忠

  曹忠,男,47歲,中共黨員,現任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岱莊煤礦副礦長、總工程師。優秀干部、科技工作者的代表,綠色開采理念的率先實踐者。
  岱莊煤礦井田范圍內有76個自然村,可采儲量中壓煤高達80%。2008年,曹忠挑起了矸石膏體充填開采技術研究重擔。他組織技術人員先后反復進行了200多次配比實驗,最終確定了充填原材料配比。他帶領技術團隊優化充填工藝,循環作業時間由5天減少到3天,月產能由最初1萬噸,提高到3萬噸。截止2012年1月,岱莊煤礦累計充填膏體34.7萬立方,消耗矸石16.6萬立方,置換原煤49.2萬噸。
  他先后對膏(gao)體(ti)充(chong)填技術(shu)(shu)進(jin)行了(le)(le)(le)130多項技術(shu)(shu)改造(zao),并有4項獲國家實用新型(xing)專(zhuan)利。通過攻克膏(gao)體(ti)充(chong)填技術(shu)(shu),大(da)大(da)延長了(le)(le)(le)礦井(jing)服務年限,創(chuang)造(zao)了(le)(le)(le)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qian),淄礦集團其他礦井(jing)正(zheng)在積(ji)極推廣這(zhe)一技術(shu)(shu)。


趙連文夫婦

  趙連文,男,42歲,中共黨員,現任山東能源肥礦集團青海江倉能源娘姆特礦經理助理。妻子任樹芝,隨夫高原創業。他們是省外創業者、一線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四年前趙連文來到青海"苦寒"之地。任樹芝夫唱婦隨,兩年后成為雪域高原上的一株"格桑花", 共同演繹著"苦并快樂著"的奉獻人生。這里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煤礦,高原缺氧和高寒是最嚴峻的挑戰,他們長年喝雪水、吃夾生飯、藏族"開鍋肉"。趙連文是個剛強的漢子,無論是應對艱苦的環境,還是工作上的重重困難,他從未退縮。任樹芝如今負責礦上后勤工作,在工作上支持趙連文,而且成了山東礦工的貼心大嫂,和他們拉家常,為他們排憂解難,用一個女人的細膩與溫柔,帶動和激勵身邊創業者。
  惡劣生(sheng)存(cun)環境沒(mei)有把(ba)他(ta)們(men)嚇走,并干出了一(yi)番(fan)事業(ye)。初(chu)到煤(mei)礦(kuang)一(yi)年,煤(mei)炭(tan)產量(liang)超(chao)過(guo)100萬噸(dun),超(chao)過(guo)前三(san)年產量(liang)的總和。他(ta)們(men)將創造多項世(shi)界第一(yi),改寫高原煤(mei)礦(kuang)開采的歷史。


王冬梅

  王冬梅,女,46歲,山東能源肥礦集團梁寶寺能源公司員工家屬,現在該礦后勤部洗衣房工作。好礦嫂、敬業奉獻的優秀代表。
  王冬梅2007年開始干洗衣工,每天收衣、洗衣、烘干、疊衣1000多套,光走路就要20多華里,經常是邊啃著火燒邊操作洗衣機,連坐下來吃頓飯的功夫都沒有。她義務為礦工縫補工作服,嫌手工太慢,就把家里的一臺閑置縫紉機"貢獻"了出來。
  她(ta)是梁寶寺(si)能源公司(si)安全協(xie)管會(hui)里年齡最大(da)(da)、從(cong)事協(xie)管工(gong)(gong)作(zuo)最長的"大(da)(da)姐大(da)(da)"。她(ta)熱心做好安全協(xie)管工(gong)(gong)作(zuo),組織(zhi)編排、演(yan)出(chu)安全文藝節(jie)目(mu),帶(dai)領家屬下(xia)井慰問并體驗一線工(gong)(gong)作(zuo),筑起了安全生產第二道防線。她(ta)還幫教曠工(gong)(gong)欠(qian)勤的后進青年。5年多來(lai),先(xian)后有90多名青工(gong)(gong)摘掉了曠工(gong)(gong)大(da)(da)王帽子,經王冬(dong)梅幫教的"回頭浪子"就有28個。


李敦美

  李敦美,女,38歲,聾啞人,山東能源臨礦集團玻纖復合材料公司退捻車間捻線工。身殘志強、敬業愛崗的典范。
  1996年12月,李敦美成為一名退捻操作工,一干就是17年。她工作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在艱辛中自強,用心演繹了一曲體殘志堅的感人樂章,在廣大員工中樹立了模范帶頭作用。她加班加點,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時間。有時候一個班下來,掛幾千個紗,撤幾千個管。她在這重復勞動中,悟到了不同的收獲,她探索出的捻線工作法提高效率9.7%,她的產品一級一等品率全車間最高,17年她干出了24年的活,成為特別技術能手。
  她(ta)熱愛自(zi)己的工作,每天上班(ban)前(qian)她(ta)已經把(ba)預備工作全都做(zuo)好了,把(ba)作業(ye)現場整理的干(gan)(gan)凈(jing)規范。當自(zi)己看管(guan)的機(ji)車正常運轉或者臨時(shi)不換紗時(shi),她(ta)就幫助工友(you)接(jie)線、換紗等下(xia)班(ban)時(shi),她(ta)把(ba)機(ji)車擦得干(gan)(gan)干(gan)(gan)凈(jing)凈(jing)地(di)交給(gei)下(xia)一班(ban)。


宋玉良

  宋玉良,男,49歲,高級機電工程師,山東能源龍礦集團山西朔州大恒煤業有限公司機電科長。省外創業、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2009年3月,宋玉良作為技術骨干,首批來到山西大恒煤業,對礦井的壓風、通風、排水、提升、供電、采暖等九大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進行了全部修改。將礦井裝備的適應能力由年產45萬噸提高到年產400萬噸以上。僅兩年時間,他帶頭完成二十多項重點工程。其中七項獲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七項獲科技創新獎。
  正(zheng)當他(ta)(ta)全(quan)身心投入(ru)對外(wai)開(kai)發事(shi)業的時侯,傳(chuan)來岳父(fu)病危的消(xiao)息,他(ta)(ta)頂風冒雪(xue)趕(gan)(gan)回家(jia)(jia),老人只剩下(xia)最后一口(kou)氣。處理完老人喪事(shi)回單位(wei)不到20天(tian),又傳(chuan)來兒(er)子病危的消(xiao)息,他(ta)(ta)趕(gan)(gan)回家(jia)(jia)時兒(er)子已經去世,未(wei)能(neng)與兒(er)子見上最后一面(mian)。去年家(jia)(jia)人千里迢迢來大恒探(tan)親,他(ta)(ta)也(ye)沒(mei)能(neng)抽出半天(tian)時間來陪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