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下载

山東能源史話

永葆青春的“五四采煤隊”

發布日期:2016年05月05日    孫卓龍    

  1975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煤炭采煤掘進隊長會議”上,淄博礦務局洪山煤礦“五四采煤隊”被煤炭工業部樹為全國煤炭系統“十面紅旗”之一,并授予“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隊”錦旗一面。這面錦旗至今陳列在淄博煤礦展覽館里。
  一面光榮旗幟的誕生,凝聚著幾代“五四采煤隊”職工的心血和汗水。據《洪山煤礦志》記載,“五四采煤隊”于1950年6月在洪山煤礦山三井組建,1952年7月31日被正式命名。從此,這支充滿青春活力、名揚全國煤炭系統的采煤隊幾十年如一日,留下了一串閃光的腳印,創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堅持技術革新,勇于試驗新工藝
  1950年7月,為改變傳統落后的采煤生產方式,洪山礦安排剛組建不久的五四隊在山三井4層1號上山試驗長壁式采煤新工藝。面對技術力量薄弱、機械設備簡陋、職工觀念陳舊、對長壁式采煤缺乏經驗等一系列問題,全隊職工多次召開“諸葛亮會”,集思廣益,研究試驗措施。第一次試驗,當試采工作面加長到30米時,因頂板壓力大發生冒頂而失敗了。接著又進行第二次試驗,采到30米時,又因冒頂失敗了。
  隊長崔德錫帶領大家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找到了工作面推進30米頂板周期來壓的規律,采取了相應對策,終于有效地控制住冒頂事故,把試驗堅定不移地搞下去。到年底,采煤工作面長度由40米,逐漸加長到60米、80米、100米,最長達到140米。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努力,長壁式采煤新工藝終于試驗成功,為提高煤炭產量、實現采煤機械化,闖出了一條新路子。1951年春,燃料工業部工作組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在華東和全國煤礦進行了推廣。
  1951年上半年,五四隊又接受了試驗雙循環作業的新任務,通過反復實踐,當年創出推進1376.5米的全國新記錄。班產煤炭由原來的800噸提高到1100噸。
  為實現薄煤層采煤機械化,1986年,五四隊在兩個兄弟隊試驗自制“土機組”均告失敗的情況下,毅然接過試驗“土機組”的任務,經過12次技術改進,“土機組”終于試驗成功,不僅勞動效率提高了6倍,而且使攉煤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1971年,被命名為“洪山2號”的“土機組”在廣交會和北京展覽館展出,受到專家稱贊。知難而進練隊伍,薄煤層里創高產
  五四隊在洪山煤礦32年工作歷程,共回采過230個工作面,都是0.6~1米厚的薄煤層。在頂板破碎、斷層多、淋水大、地質條件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五四隊磨練了斗志,經受了艱難困苦的考驗,培養造就了一支不怕困難、敢打硬仗、特別能戰斗的隊伍。
  1972年6月,采煤面遇到特大淋水,每分鐘涌水量達到4噸多。工人勞動時,蹲著,淋水朝脖子里灌;趴著,地板水往褲腿里流。工作面積水過膝,依然拼命大干。截煤機司機看到淋水大,就把自己身上的雨衣脫下來蓋在電機上,寧可自己挨水澆,也要保護設備正常運轉。經過20多天的苦戰,終于征服了水患,當月采煤10045噸。抓制度嚴管理,長期實現安全生產
  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五四隊總結建立了一整套安全措施和科學管理制度。其中,現場交接班要“手拉手、口對口、你不來,我不走”;事故分析要做到“小事故不過班,大事故不過天”等經驗做法都在全國煤礦得到推廣且堅持執行至今。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他們掌握了不同煤層頂板周期來壓規律。從1950年到1982年,五四隊在薄煤層工作面上,抗住了300多次周期大壓力的沖擊,排除了1000多次頂板變化等險情,從沒發生一起重大機械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實現了32年安全生產。
  艱辛的付出、卓越的成績,贏得一項項令人敬佩的殊榮。建隊以來,先后2次被國務院、4次被煤炭部、5次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稱號。有3人當選為全國黨代表和全國人大代表,4人在北京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6人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3人參加出國訪問。先后涌現出180多位勞模,其中全國和省部級勞模34人、市局級勞模150人。培養了70多名區隊長以上領導干部。
  1982年7月12日,“五四采煤隊”整建制調到淄博嶺子煤礦。2007年4月再次整建制調到濟北葛亭煤礦。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工作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五四采煤隊”這面紅旗依然在能源公司淄博礦區高高飄揚。
  
政府機(ji)構
中央企業(ye)
能源(yuan)行業
主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