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棗礦集團岱(dai)煤公司工會堅持用先進(jin)的(de)班組文化引領人、培養人、塑造(zao)人,著力打造(zao)復合型班(ban)組,夯基固(gu)本推動企業高(gao)質量發展(zhan)。
以安全(quan)文化規范思(si)想(xiang)行為(wei)。創新安全(quan)宣教方法,豐富教育(yu)載體,成功打造了安全(quan)宣教“四法”工作法。“四法”,即:“自我反思、自我警醒、自我提示”的“三自”警示教育法,“談心、交心、聚心”的“三心”教育法,“安全型、創新型、技能型、自治型”的“四型班組”管理法,“有固定協管隊伍、有健全協管制度、有統一協管標識、有明確協管津貼、有豐富協管活動”的“五有協管”管理法。其中,“四型班組”工作品牌被拍成專題片叫響礦區,在棗礦集團群眾安全工作暨“工人先鋒號”命名表彰會議上做了介紹和推廣,在礦區上下得到了廣泛好評。
以學習文化提升工作能力。以“四個創新、四個增強”為支撐,全力打造工會宣教升級版,為企業安全發展、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四個創新、四個增強”,即:創新(xin)形勢任(ren)務教育、增強(qiang)(qiang)員工使命感,創新(xin)激勵機制、增強(qiang)(qiang)員工自豪感,創新(xin)關護模式、增強(qiang)(qiang)員工幸福感,創新(xin)文化載體、增強(qiang)(qiang)員工責任(ren)感。全年定購《工人日報》3份、《山東工人報》15份、《職工天地》15份、《中國工人》1份、《工會信息》2份、《陽光》3份。先后在(zai)岱莊(zhuang)視窗微(wei)信(xin)平臺、棗礦工(gong)會(hui)網(wang)、棗礦集團(tuan)網(wang)站、棗礦官微(wei)平臺、《棗莊(zhuang)礦業(ye)新(xin)聞(wen)》、山(shan)(shan)(shan)東能源網(wang)、山(shan)(shan)(shan)東工(gong)會(hui)網(wang)、《山(shan)(shan)(shan)東工(gong)人報》、中國(guo)煤(mei)礦文化網(wang)、中國(guo)能源化學地質工(gong)會(hui)網(wang)等工(gong)會(hui)官方媒介或煤(mei)炭系(xi)統重要媒體發表(biao)各類宣傳報道300余篇次。發出了(le)工(gong)會聲(sheng)音,傳播了(le)典(dian)型經(jing)驗,打(da)造了(le)礦井(jing)形象,展示了(le)積極作為。
以師徒文化傳(chuan)承工(gong)匠精神。堅(jian)持(chi)開展“師帶徒,傳幫帶”“優秀師徒”評選等活動,各單位骨干大拿、技術比武能手、金藍領、勞動模范等先進模范人物,成為基層職工爭相拜師學習的“香餑餑”,先進模范也主動放下身段向大學生徒弟學習理論知識,實現了優勢互補、教學相長、同步提升。以開展理論培訓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以半年為周期對師徒雙方進行理論、實踐雙考核,考核情況與師徒獎懲直接掛鉤,快速促進職工技能水平持續提升,有效解決礦井重要技術工種后繼無人、多項關鍵技能絕活失傳的問題,改變以往師帶徒“師傅不愿意教、徒弟不愿意學”的被動。
以創新文化助推創新發展。以(yi)創(chuang)(chuang)新創(chuang)(chuang)效(xiao)為(wei)抓手(shou),把職工群眾中(zhong)蘊(yun)含的“小貢獻”匯聚成推進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能量”。先后有20余名職工被評為“奮進新岱莊·創新創效能手”,4名職工分別被授予棗礦集團勞模、棗礦集團技術創新榜樣個人、棗莊市勞動模范、棗莊市五一勞動獎章。該公司綜采工區被授予棗礦集團“十佳區隊”、區長被授予“十佳區隊長”,綜掘工區邵朱珍班被授予棗礦集團“十佳班組”、班長被授予“十佳工班長”。“跳汰機自動排料聯動控制”和“主井絞車換向柜革新”項目分別被授予山能工會三等獎和優秀獎。《一種氣動煤礦用巷道頂板錨桿退帽機的研發與應用》《感應式觸發元件在煤礦行車保護裝置中的設計與應用》《減速器翻方向改造》等8個項目分別被棗礦集團授予群眾性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榮譽稱號。
以(yi)“家(jia)文(wen)化(hua)”促進(jin)團隊協作(zuo)。走進區隊(dui)會議(yi)室,幸福的“全家福”相框,家人、工友、企業的親情安全寄語,風格各異、內容豐富、變廢為寶的職工“圖書角”,把該公司各區隊會議室裝點得像家一樣溫馨,這是該公司大力倡導“家”文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公司工會堅持“坐”到職工群眾的板凳上,“想”到職工群眾的心坎里,“干”到職工群眾的家門口,明確了大病大災救助、弱勢群體送溫暖、困難職工子女上學等“三大幫扶”重點,實現了不讓一名職工因病致貧、不讓一名職工子女因貧失學、不讓一戶職工家庭生活貧困的“三個不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