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下载

行業資訊

世界各國紛紛“落子”新能源

發布日期:2012年05月25日    佚名     來源:經濟參考報

  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歐、日等經濟體紛紛將新能源的發展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各國相繼出臺能源政策,欲搶占新能源發展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先機。新能源已不再僅僅是應對人類能源匱乏和對低碳生活方式的追尋,而正在成為可持續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為此,我們編發本組稿件,以期幫助讀者從中管窺世界新能源發展大勢……

美歐日:下注新能源技術與產業

  面對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美、日、歐等在注重提高傳統能源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時,均把新能源技術與產業作為戰略突破口,希望盡快形成新增長點以應對目前的經濟危機。此外,以電動汽車為龍興的電動機械的研發,以節能減排為中心的先進能源文化日益成為新能源領域的熱點。

  高安全性核能

  由于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在未來面臨枯竭,研發從根本上替代傳統能源的新能源是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的重大攻關項目,其中核能成為研發重點。

  但由于現有的核電技術采用的是核裂變原理,其安全性存在較大隱患,自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以來,全世界對核電安全給予高度重視,導致核電發展速度放緩。安全性較高的受控核聚變技術成為核能研發的重中之重。

  目前受控核聚變領域的研發重點有二:一是利用氫同位素為原料,二是利用氦一3為原料。前者是主要方向,但實現的技術難度較大。2007年10月,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等合作的“人造太陽”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在法國啟動。如果這一項目獲得成功,受控核聚變得以實現,那么人類將獲得安全、清潔、低廉、取之不盡的能源,核電安全危機乃至能源危機將有可能成為歷史。

  氦一3是一種被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原料。據估計,100噸氦—3就可提供目前全世界一年的能源使用量。但氦一3在地球上的儲量極少,不具有開發價值,但在月球土壤中卻含有上百萬噸氦一3。因此,到月球開采氦一3成為世界航天大國的重要目標。

  可再生能源

  目前來看,受控核聚變技術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且很難預計何時取得重大突破。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國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延緩能源危機,減少環境污染。

  一、提高傳統能源能效。據國際能源署提供的數據,目前全世界發電量中近69%來自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等傳統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占近18%,核電占14%。因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較高,技術較復雜,加上核電發展受阻,傳統能源發電仍是能源供應主要途徑。在世界范圍內節能減排的呼聲下,提高傳統能源的發電效率是今后各國努力的方向。

  二、發展可再生能源。這種能源的優點是清潔、安全、儲量豐富,基本可以滿足需要,目前的不足是成本高昂。德國政府2011年5月30日宣布,將于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廠,這項決定使德國成為首個放棄核能的主要工業大國。德國之所以敢于放棄核能,很重要的原因是發展可再生能源基本可以滿足其需要。德國不僅能夠負擔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高昂成本,而且通過產業化和技術的發展可大大降低成本。據德國風能協會發布的研究結果,在德國陸地上全力發展風力發電可以滿足德國電力需求的65%。

  三、推廣智能能源。智能能源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利用傳感技術、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等合理安排能源生產、輸送和使用等環節的新技術,利用它可大大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智能能源技術中,智能電網技術已獲初步進展。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廣泛使用智能電網技術每年節約的能源相當于全世界每年原油產量的約10%。

  電動汽車研發

  無論是核能,還是可再生能源,都要轉變成電能才能投入大規模應用。可以預見,未來靠燃燒石油、煤炭、天然氣直接提供動力的機會越來越少,電能將成為最直接應用的主要能源,因此,電動機取代內燃機是大勢所趨,電動汽車成為新能源應用的關鍵環節。

  電動汽車具有無污染、噪聲低、能效高、結構簡單、使用維修方便等優點。目前,制約電動汽車的瓶頸是儲電系統,即電池的儲存量小、成本高,使得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后行駛里程與內燃機汽車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較高的成本也使電動汽車推廣困難。不過,隨著科技進步,這些問題都會得到妥善解決。

  此外,作為電動機械的代表,電動汽車對整個產業技術進步具有較強的引領作用。要實現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產業化,必須加強對高性能低成本的儲電系統研發,以及電動機、速度控制、傳動、行駛、轉向、制動等系統研發。對于工業用電動汽車,如電動叉車等,還要研發出為完成作業而專門設置的工作系統,比如電動叉車的起升裝置、門架和貨叉等。電動汽車的這些技術取得突破后,可以應用到其他產業中。比如,歐盟把機器人作為未來重大技術及產業之一,研發機器人時就可以使用很多電動汽車的技術。

  有鑒于此,世界各國加大了電動汽車的研發力度和國際合作,日本、德國、美國和我國等在這一領域都取得了較大進展。2011年11月17日,歐盟、美國和日本一致同意加快推動電動汽車國際標準的制定和應用,并在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U N /WP29)框架下密切合作,促進全球電動汽車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協調一致。歐盟委員會指出,目前全球電動汽車產量較低,歐美日三方達成上述協議,有利于加快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降低電動汽車制造成本。

  先進的能源文化

  要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危機,除了促進能源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之外,還要 構 建 先 進 的 能 源 文 化 。 記 者 從2011年歐洲可持續能源周上了解到,能源文化是指大到一個國家甚至國際社會,小到一個城市、一個企業、一個機構、一個社區或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與能源有關的所有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先進的能源文化對于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至關重要。

  從目前國際上應對能源危機的舉措來看,先進的能源文化應包括能源為本、科技引領、人人共享、節能減排的基本理念。

  能源為本,是指要認識到能源對于經濟增長、社會進步、保護環境的根本意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4月16日在歐盟“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峰會”主旨講話中對此進行了強調。聯合國把2012年設立為“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國際年”,旨在提高對可持續能源、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重要性的認識。

  科技引領,即依靠科技創新徹底解決能源危機。目前,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采取的應對能源危機的根本措施都體現了科技創新的重大作用。

  人人共享,指努力實現聯合國“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計劃的目標:到2030年確保全球普及現代能源服務,將提高能效的速度加快一倍,將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一倍。

  節能減排,需要每個人以實際行動落實。據2011年歐洲可持續能源周提供的資料,戒除所有的不良能源消費習慣可以節能37.5%,僅僅讓家庭成員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節能知識,一個家庭就可以節能9%。

  新能源技術與產業對于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以及應對目前的經濟危機都具有重大意義,已經成為國際競爭制高點之一,美、歐、日等均將其作為戰略技術與產業。可以預見,新能源技術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與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甚至航天技術等結合,同時融入先進的綠色文化,形成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技術、產業和文化群,大力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和思維方式,實現生產力的一次新飛躍。

美國加緊研發太陽能核心技術

  近年,橫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兩大領域的太陽能產業發展迅速,為搶占全球市場主導地位,美國通過提供資金和政策扶持,推動太陽能產業的核心技術研發,太陽能技術位居世界前列。

  當今太陽能技術主要涉及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采暖與冷卻、太陽能聚熱發電系統、被動太陽能、太陽灶以及其他新興技術。目前,美國太陽能科技研發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產品成本等方面,并力求盡快將技術成果投入商業化運作。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利用太空衛星收集太陽能,然后將光束傳回地球接收站轉化成電能。

  太陽能光伏產品最早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誕生。目前,美國能源部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太陽能研發中心等是太陽能產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的重要機構。此外,美國許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都投入到新能源技術的研發浪潮中。根據能源部的要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日前舉辦全美高校新能源創業比賽,其中近1/3的設計項目涉及太陽能產業。對于勝出的項目,投資方迅速投入創業啟動資金。

  美國對于光伏發電的激勵政策依各州情況不同,大多數采用可再生能源配額、稅收優惠、現金補助計劃等,這些也是美國太陽能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對于太陽能產業的科技研發,政府從多方面給予資金扶持,如建立“清潔能源銀行”等。

  美國已在42個州通過《凈電量計量法》(net m eteringrules),即允許光伏發電系統上網和計量,電費按電表凈讀數計量,允許電表倒轉,光伏上網電量超過用電量時,電力公司按照零售電價付費。

  美國有37個州對于光伏發電項目進行初始投資補貼或電價補貼,26個州有稅收優惠政策,對于居民屋頂的光伏項目,最高減免額度達兩萬美元。對于非居民建筑,最高減免額度可達50萬美元。美國還有21個州對于光伏發電項目給予優惠貸款,貸款利率最高為7.5%,貸款期限最高20年。

  其中,最為成功的是2009年美國國稅局的“現金返還法案”。該條款規定,可再生能源項目完成后,美國財政部必須在60天內以現金形式返還項目成本。

  美國太陽能發電市場需求近年來一直保持強勁增長,目前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之一。有報道稱,如果有計劃地發展太陽能,美國到2050年將不再依賴進口石油。專家預測,2050年全球的電力需求將是現在的三倍。屆時,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到總發電量的1/3。

  美國太陽能產業研究公司Solarbuzz近期公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太陽能市場將呈現10倍增長幅度。未來五年,美國光伏市場預計比2009年市場規模增長10倍,即年均增長30%以上。從全球太陽能光伏市場規模來看,美國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之一。

  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激勵政策與太陽能產業部署就業影響評估》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在美國,約有超過10萬人就職于5600家太陽能企業。2011年,美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比前一年增長超過一倍,預計今年美國光伏市場還將繼續增長。

歐盟:出臺“能源路線圖”

  去年底,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歐盟2050能源路線圖”,提出了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減少碳排放的具體路徑。為此,歐盟將率先部署智能電網技術以充分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但在歐盟新能源產業布局中,生物燃料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減少碳排放是核心

  “歐盟2050能源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的核心是減少碳排放,目標是到2050年使歐盟域內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80%至95%。為此,“路線圖”對歐盟能源行業制定了三大目標:能源供應的可靠性、技術競爭力的優越性和行業去碳化。其中行業去碳化首次被確立為前置的剛性目標。

  歐盟委員會負責氣候變化事務的委員康妮?赫澤高日前表示.按照“路線圈”確立的目標,歐盟將在可再生能源、被動房屋、電動汽車等重點領域開展大規模投資,“上述投入將帶來巨大收益,歐盟整體產業競爭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據歐盟觀察網站透露,為確保能源行業實現減排目標,歐盟委員會正在制定四方面的行動計劃。

  一是制定政策措施。完善能源行業的公平競爭環境,建立新能源投資的合理回報機制,支持新能源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加速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等。

  二是發展新能源。將提高能效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確立為能源行業實現目標的兩大基礎,研究分析各種能源供應方式的最優組合,逐步減少不符合減排目標的新能源供給方式。

  三是加強研發創新。增加低碳技術的公共研發資金投入,完善研發創新風險分擔投融資機制,引導和擴大企業及全社會增加研發投資。加強對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能源儲存、碳捕獲及封存、核能安全、第四代核電、熱核聚變等技術的研發,強化能源國際科技合作等。

  四是投資基礎設施。鼓勵公共私人資金投資能源基礎設施,加速更新改造陳舊能源基礎設施的步伐,支持能源行業的規模化經營,促進跨成員國之間的能源網絡互聯,加速歐盟能源單一市場建設。

  率先部署智能電網

  為實現“路線圖”規劃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增效目標,特別是適應歐洲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歐盟委員會近期向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遞交了《歐盟2020智能電網技術發展及應用報告》,以加速推動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

  根據該報告規劃,到2020年,歐盟智能電網技術將可實現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集中式風力發電場、歐盟西南歐成員國及北非國家的規模化太陽能光伏發電場與域內高壓輸電網的有效連接以及電網穩定和電能儲存等,實現城市及建筑物節能增效,滿足電動汽車燃料電池充電等新需求。

  報告預測,到2020年,歐盟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可再生能源將占64%。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歐盟總發電裝機容量中將占到36.1%,其中風電所占份額最大,其次是水電和生物質能。相應的,化石能源市場份額將大幅下降。

  根據未來歐盟電力供給多元化布局,這份報告提出了智能電網發展的優先目標和政策措施:一是創造和制定擴大智能電網資金投入的相關法規環境,以確保市場競爭活力,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優先入網和銷售,充分滿足電動汽車、節能增效等新型需求。二是重新評估和完善促進智能電網技術應用的政策措施,確保智能電網技術推廣中消費者、生產商、運營商和投資者的利益平衡。三是建立歐盟統一的集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咨詢和經驗交流等于一身的智能電網技術服務平臺。

  生物燃料受質疑

  目前,在歐盟新能源產業布局中,生物燃料的發展前景仍令人質疑。歐盟農業和環保部門認為,發展生物燃料會增加農業負擔和溫室氣體排放。

  在歐盟域內對生物能源的應用目前有三種主要方式:乙醇、生物柴油和甲烷(沼氣)。其中乙醇來自糧食,生物柴油來自芥菜籽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其生產端會對傳統種植業帶來額外負擔,其消費端面臨“與民爭糧”的詬病。

  今年2月,國際知名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發布研究報告稱,目前生物燃料加工成本比化石能源高,生物燃料發展還會帶動谷物、油菜籽價格分別上升6%和10%。因此,在歐盟通過使用生物燃料實現減排目標的過程中,歐盟的消費者會多支出940億至1260億歐元。

  歐盟負責農業與農村發展問題的委員迭奇安·喬洛什曾多次表示,“歐洲農業的首要任務是生產食品,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要。日益增長的生物能源需求,決不能以損傷農業這一基本功能為代價”。

  歐盟成員國一些農業部門對當前依賴種植業的生物能源模式持批評態度。法國、比利時、捷克、奧地利、英國、西班牙等國認為,農業的主要功能是為歐洲公民提供食品,任何一項生物能源政策都不能傷害保障食品供給安全這一目標。荷蘭、保加利亞、愛沙尼亞和斯洛伐克則認為,生物能源政策必須強調如何更好地利用農業及食品工業的副產品和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而歐盟環境部門則認為,當前生物能源從生產到消費,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之嫌。

  4月中旬,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資助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生物柴油等傳統生物燃料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且造價昂貴,不適合作為替代燃料。按當前二氧化碳6.14歐元/噸的市場價格計算,消費一噸生物燃料的減排成本將達100歐元至300歐元。不僅如此,生物燃料還會帶來毀滅森林、草地等間接影響,實際上是一種增加碳排放的技術。

  歐盟環境主管部門對發展生物能源態度頗為謹慎,赫澤高表示,應該對生物能源的實際減排效果進行準確的計算,決策必須有堅實的科學依據。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可靠的參照數據,從而促進生物能源的健康發展。

政府機構
中央企業
能源行業
主要媒(mei)體(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