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內蒙古GDP總量突破萬億,且“十一五”期間經濟平均增速超過17%,與陜西、湖北、湖南并稱為“金磚四省”。
不過,作為資源大省(區),內蒙古未來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克服長期以來對能源產業的路徑依賴。
內蒙古上下也深知這一危機。2012年自治區政府將GDP增長目標定為13%,目的是為經濟結構調整騰挪出更多空間,而不甘做“賣炭翁”。
但是轉型猶如大象轉身,道阻且長,內蒙古對此如何應對?3月28日,記者專訪內蒙古發改委主任梁鐵城。
梁鐵城:過去依靠資源曾經輝煌過的區域,有的已資源枯竭陷入困境。這對內蒙古而言是前車之鑒。如何避免資源陷阱,我們動了很多腦筋。我們的思路是“依托資源、但不依賴資源”。雖然有一字之差,但內涵不同。
資源是內蒙古的優勢,拋棄資源而另辟他徑不現實。從產業構成來看,2011年煤炭工業占全區GDP(1.4萬億)比重12%,舉足輕重。煤炭產值占工業比重近1/4,占工業利潤的近一半。但單一產業結構有很大的風險,金雞獨立是不可持久的。
內蒙古經濟擺脫資源陷阱,首先加快推動資源型產業的延伸升級。2011年煤炭產量近10億噸,外運6.1億噸,煤炭就地轉化不足30%。我們的目標是煤炭就地轉化率提高到40%以上,帶來更高的附加值。
另外要發揮煤炭資源富集和鄰近市場優勢,努力構建以煤炭為基礎,以能源密集型產業深加工為主導,以“煤—電(風光)—用”一體化為方向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下大力氣做好“用”字這篇文章。
第二個方面是,大力發展非資源型產業。這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其地位不亞于資源型產業升級,是擺脫資源陷阱的出路。到“十二五”末,力爭非資源產業對全區工業經濟貢獻率達到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成為經濟發展支柱產業。
第三方面是發展壯大第三產業,把發展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重點,力爭“十二五”末,現代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40%。
記者:今年“兩會”期間,內蒙古代表團提出《關于將內蒙古確定為國家級煤炭深加工試驗示范基地的建議》。現階段,開展煤炭深加工試驗示范有怎樣的重要性?
梁鐵城:開展煤炭深加工試驗示范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選擇。
其一,我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富煤貧油少氣”。目前,煤炭資源的利用水平較低,環境污染大。適度發展煤炭資源深加工產業,是后石油時代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舉措。
其二,開展煤炭資源深加工試驗示范,推動煤炭資源深加工項目向能源資源富集地區轉移,可以有效解決大量原煤外運給交通運輸帶來的壓力,優化全國生產力布局。
其三,煤炭資源深加工,可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益。據初步估算,煤制甲醇可增值約4倍,煤制油可增值8倍—12倍。
其四,煤炭深加工是內蒙古轉型升級的根本途徑,也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繁榮穩定富裕的迫切需求。發展煤炭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平均比單純輸出煤和電增值6倍~10倍,帶動相關產業就業乘數效應更大。
記者:內蒙古發展煤炭深加工有哪些比較優勢?
梁鐵城:和其它煤炭大省相比,內蒙古有獨特的優勢,集中在6個方面。其一,煤炭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內蒙古煤炭已探明儲量7000多億噸,居全國第一位,其中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占60%以上,具有大型整裝、儲存穩定、煤質適宜轉化等特點。
其二,水資源能夠滿足發展需求。內蒙古西部地區黃河過境里程830公里,區域內黃河水配給水量58.6億立方米,目前工業和生活用水僅占8.5%,并已通過實施農業節水工程提供工業用水約5億噸。
其三,是資源開發與轉化成本低。內蒙古煤炭埋藏較淺且構造簡單,開采成本全國最低,煤炭深加工產品生產成本在全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其四,是地區環境空間容量較大。內蒙古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荒漠化、沙漠化土地較多,草原、森林具有巨大的固碳能力。
其五,是產品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隨著節能減排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內地能源需求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從單純要求供應煤炭變為要求提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和化工產品。目前,僅東北三省、京津冀、湖北、湖南等省市與我區簽訂要求提供煤制天然氣的協議規模約300億立方米。
六是內蒙古具有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的基礎。“十一五”期間,國家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項目相繼在內蒙古實施。目前,內蒙古已建立兩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圍繞煤炭加工利用形成100多項專利技術。
新一輪煤化工發展要占領技術高地,要在原有示范基礎上擴大規模,不是簡單增加項目數量。
記者:內蒙古發展煤炭深加工需要綜合考慮哪些方面問題,以實現煤化工可持續發展?
梁鐵城:首先,發展煤炭深加工必須與國家規劃銜接。我們首先要編制立足長遠、科學、合理的煤炭深加工發展規劃。這個規劃必須置于國家煤炭深加工總體規劃之中,服從、服務于總體規劃。目前,我們正在國家相關部門指導下編制規劃。
此外,煤化工發展要處理好與節能減排和環境發展的關系。自治區大型工業發展的一條紅線是,不能取用地下水。一些資源富集的盟市希望發展煤化工,我們研究發現地表水資源不足,堅決不同意發展煤化工。
煤化工必須是零排放、零污染,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人民健康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這一點,我們旗幟鮮明,而且形成共識。我們在下一步發展中,要做到美麗與發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