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洼里煤礦是龍口礦區的第一對生產礦井,也是龍礦集團的功臣礦井。
然而,曾經輝煌過的洼里煤礦在2003年一度面臨破產危機,盡管因種種原因未能成功破產,但日益嚴重的虧損,資源匱乏、員工積極性不高、人才流失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這個投產42年的老礦。
去年以來,閆壯達擔任(ren)洼里(li)煤(mei)礦礦長后,通過調整生(sheng)產布(bu)局、提高煤(mei)質、精簡機構、裁(cai)汰(tai)冗(rong)員、改善員工生(sheng)活等一系列切(qie)實有效的(de)措施,減少了(le)虧(kui)損、凝聚了(le)人心(xin),明確了(le)方(fang)向,洼里(li)煤(mei)礦重新煥發出新的(de)生(sheng)機。
功臣礦井(jing)沉陷“洼里”困(kun)境
“洼里煤礦是龍口礦區的第一對生產礦井,年設計生產能力是90萬噸,目前的實際年產量是63萬噸,不論從礦井的機構設置上還是從生產系統的布局上,都存在著‘大馬拉小車’的問題,同時隨著資源減少、地質條件變差、經營虧損嚴重、人心思離的危機顯現得越來越明顯,這是我來這里后的第一感覺。”7月10日,閆壯達對記者說,此時他洼里煤礦任礦長僅有11個月的時間。
據了解,洼里煤礦礦井2011年預算指標虧損1095萬元,實際虧損3065.84萬元,比預算增虧1970.84萬元。去年1-7月份,洼里礦平均噸煤售價僅為224.4元,同比下降55元;同期形體成本大幅度上升,原煤單位成本266.5元/噸,同比增加47.41元/噸,7月份甚至高達324.24元/噸,環比增加了70.3元/噸。這一驟跌一急升,帶來巨大虧損。照這樣下去,洼里將成為龍礦集團巨大的包袱。
近年來,隨著采場逐漸向斷層構造帶延伸,洼里煤礦工作面斷層多,加之二層煤煤質差,導致商品煤質量逐年下降,從2003年生產“洼1號”煤,逐步下滑到現在的“洼4號”煤,尤其今年以來,有些月份商品煤綜合發熱量不足2500大卡,達不到“洼4號”煤標準,只能按照“洼5號”煤和次煤銷售,致使煤價與成本倒掛。
另外,隨著采場向深部延伸,深部巷道礦壓顯現加劇,掘進支護難度大;煤炭回采難度大,采煤工作面兩巷超前支護的長度從過去的60米增加到了200米。同時,采掘面分布在四個采區,戰線長、環節多、用人多、效率低。這就直接造成了生產組織難度大、工人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導致有工招不來、招來留不住,形成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造成低值、低效、高耗、高險,安全隱患大。
“可以說,洼(wa)里礦已(yi)經到了背(bei)水一戰的地步(bu),我們必須‘跳出洼(wa)里看洼(wa)里’,既要(yao)有敢想、敢為的高漲熱情,又要(yao)冷靜思(si)考,使全礦上下發展激情更(geng)高漲、精神更(geng)振奮(fen)、士(shi)氣更(geng)高昂,形成突圍解(jie)困(kun)的強(qiang)大合(he)力(li)。”閆壯達說。
瘦身強(qiang)體帶(dai)來生機活力
“最主要的是資源枯竭、煤質差,怎樣自主生存已經成為上下必須面對的最現實問題。”經過多次調研后,閆壯達點到了問題的根本,“從資源情況看,截至2011年7月底,洼里煤礦剩余有效可采儲量僅為194.2萬噸,其中煤1儲量156.8萬噸,煤2儲量37.4萬噸,按照年產量60萬噸計算,也僅能開采3年多。”
針對這種情況,閆壯達號召全體員工圍繞“開門辦企業究竟為了啥”開展大討論,把思想認識從“為了接續而接續”調整到“為了效益而接續”,按照“出安全煤、出效益煤”的原則,調整采掘生產組織布局。僅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實現了原煤生產從一二層配采到一層單采的轉變,不僅從生產組織上實現了握指成拳,而且提高了煤炭質量。
“人員多結構不合理,已成為制約企業生機活力的突出因素。”閆壯達調發現,全礦地面人員(含機關)677人,占了總人數的近40%,比例嚴重失衡。一方面生產一線缺員,另一方面造成地面冗員多。
閆壯達對此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全礦機關部門從9個精簡到4個,人數從106人壓縮到47人,二級單位從16個精簡到5個,全礦崗位調整分流562人,基層單位壓縮“小機關、小輔助”26人,全礦總人數從過去的1747人壓縮到目前的1337人,壓縮幅度20.7%,基本解決了井上下人員倒掛、人浮于事、機構臃腫的問題。
“上個月,我(wo)們又進行了一次機構合(he)并,形成了機關兩部兩室(shi)、基層五個單位,在(zai)崗員工(gong)1337人的(de)格局,構建了與(yu)礦(kuang)井生產規模(mo)(mo)和經濟效益相適應(ying)的(de)精干高效的(de)組織(zhi)機構模(mo)(mo)式。”閆壯(zhuang)達說。
“立(li)方體理論”聚人(ren)心構和諧
“比如一個立方體盒子,上面代表上級政策,下面就代表員工反應,這兩者看似是對立面,實則互不可缺。這個立方體盒子的側面,可以看作是組織機構,不同的部門之間也是存在這種對立統一的關系,所以我們看問題就要看到這個盒子的多個面,綜合平衡協調來自各個層面的力,才能尋求到最佳的平衡點。”
閆壯達在多次調研后提出了“立方體理論”,意思就是,上級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觀察員工的反應,綜合處理部門間的關系,把握好里面的對立統一關系。
近幾年煤礦的入不敷出使得員工工作熱情大減,很多都辭職另尋高就。為了留住煤礦職工,閆壯達經常到礦工生活區與他們聊天,并與員工一起在食堂打飯、一個桌上就餐,通過與員工的親密接觸,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
“煤礦食堂經營較差,飯菜質量差、服務差,就餐職工少。”閆壯達決定改革食堂工作機制,從24位工作人員縮減到12位,大力監督飯菜質量和員工的服務水平,職工滿意度大幅提升,食堂營業額大幅提升,從之前的每天三五百元的收入漲到了現在的四五千元的收入。
另外,很多職工因為住宿問題而糾結。閆壯達決定員工單身公寓全免費,同時改造了一棟樓提供給帶家屬的職工,每戶家庭大約40平米,大約有60戶已入住,并且只收取電費,其他費用全免。“吃住解決好了,增加了他們的個人收入,做好了服務,減輕了他們的負擔,員工肯定愿意留下,礦井才有希望。”閆壯達說。
閆壯達說,“如果按照洼里礦之前的路子走下去,虧損會越來越嚴重,路子會越走越窄。因此,要找準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癥結,選擇正確的轉方式發展方向,才能破解目前的困境,讓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