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礦(kuang)集團唐口煤業(ye)公(gong)司精(jing)益(yi)市(shi)場結算中心,肩負著公(gong)司精(jing)益(yi)市(shi)場化(hua)規范化(hua)、流程化(hua)的(de)運營工(gong)作,幾年來(lai),始終把降(jiang)成(cheng)本作為穩質提效(xiao)的(de)主攻方向,統籌抓好全面(mian)預算管(guan)理、精(jing)準(zhun)考核管(guan)理、材料定額管(guan)理三項舉(ju)措,嚴格執行(xing)年度預算重新編(bian)制和指(zhi)標分解,促使成(cheng)本管(guan)控趨嚴向緊。
多維管控、夯實精益市場基本功。始終把降成本作為穩質提效的主攻方向,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深化三項舉措,成本管控趨嚴向緊。抓實全面預算管理。堅持“花錢有預算、用錢不超支、節約有效益”原則,對2020年度預算進行重新編制和指標分解。通過嚴格執行《全面預算管理考核辦法》,強化預算編制和分析,將預算偏差率控制在2%以內。同時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成本管控的實施方案》要求,研究探討材料費、電費、維修費、施工費等重點可控成本分析模式,實現預算編制質量和經營分析水平逐步提升,持續保持成本指標比奮斗指標降低。強化精準考核管理。制定了《精益市場精準考核管理辦法》,簽訂班子成員、專業、部門、工區各層級精益內部市場合同書74份,構建了“55344”精益市場考核模式,持續引導薪酬配置向成本雙控、生產效率、創新變革等關鍵點集中發力,確保勞動效率提升4.7%。抓好定額測算管理。創新(xin)運用“兩定(ding)、三學、四(si)找、四(si)分析、三反饋(kui)”的(de)“動(dong)態五步法”,先后30余次到井(jing)下現(xian)場跟班寫實,制(zhi)定(ding)精益市(shi)場綜合價(jia)(jia)格(ge)(ge)2638個(ge),單一(yi)價(jia)(jia)格(ge)(ge)2456個(ge),測算工(gong)序單價(jia)(jia)961項,制(zhi)定(ding)設備維修(xiu)消耗定(ding)額118個(ge),形成(cheng)全覆蓋市(shi)場化鏈式價(jia)(jia)格(ge)(ge)結算體(ti)系。
軟硬兼施、挖潛要素市場新活力。牢固樹立“改革發展任務”目標,堅定不移將精益市場化作為“控成本、挖內潛、提質效”的重要“法寶”,以崗位視角拓展增效點和減污點。強化物資管控降成本。充分利用物資管理系統,在材料費再降600萬的要求下,科學編制各類材料計劃預算方案,積極開展物資“黃橙紅”預警管理,與“一日一統計、一周一通報、一月一考核”緊密結合,滿足了物資結算服務需求。據統計,實際材料費比預算減少280萬元,降幅3.8%;各類回收回撤材料金額1901萬元,復用材料創效金額786萬元。完善電力計量保結算。持續抓好電費定額分析和電量、電費考核工作。利用“電量深度計量系統”進行電量峰谷分時計量,目前對6家具備峰谷分時計量功能的單位,采取“峰谷平”階梯電價結算。對二級電力市場落實月度電量、電費雙考核模式,鼓勵基層單位分步替換高能耗設備,嚴厲打擊設備空載及無效負載運行,電費減少380萬元。交易服務平臺促規范。建立精益市場交易服務平臺,逐步將各類外委工程、外部設備維修、技術攻關、橫向轉接等交易項目實施流程化線上管理。借用手機APP將項目信息發布招標公告,鼓勵團隊和班組競標認領,最大化減少外委施工;同時將個人收入、安全收入以及庫存物資的信息化共享,有效激活了精益市場化自由、公開交易。截至目前,外委工程內部競標15項,累計節約外委施工費173.31萬元,職工增收69.75萬元。在精益工具推行上下功夫。通過植入(ru)6S管理、提(ti)案改(gai)善、TPM管理、標(biao)準化作業等(deng)工具,不(bu)僅完成了成本節約指(zhi)標(biao)310余(yu)萬元,還提(ti)升精益市場化的標(biao)準化、日(ri)常化、規范化。
推動落實,堅持點滴節約長效機制。精益市場結算中心將公司經營風險和經營壓力分擔到崗位,讓每一個崗位、每一件工作、每一件事情都進入了市場,促使全員“跟著市場走,圍著市場轉、隨著市場變”,在有限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持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精打“小算盤”。持續按照市場動態預算模式,逐一分解到二級、三級和四級市場(管理線、基層單位、班組和崗位),層層傳遞經營壓力,實現內部市場和外部市場的同頻聯動。牢固樹立“降成本就是保飯碗”理念,積極鼓勵各層級人員圍繞降低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出謀劃策。捂緊“錢袋子”。通過明確市場主體,建立價格和結算體系,形成競爭、激勵和利益分配機制,增強全員成本意識,形成“成本在我心中、節約在我手中”的理念。改掉“闊性子”。精益(yi)求精,才能多(duo)打糧食、多(duo)創(chuang)產出、減(jian)少浪(lang)費。通過大力開展材(cai)料器具自(zi)制、廢品再生等活動,激活“能利(li)舊(jiu)(jiu)不用新,能節省不浪(lang)費”理(li)念。據統計,修復(fu)(fu)舊(jiu)(jiu)錨(mao)桿(gan)、鋼(gang)帶(dai)、舊(jiu)(jiu)電纜(lan)鉤、風水掛鉤等材(cai)料投入(ru)使用總價值約254.5萬(wan)元(yuan);通過材(cai)料回收(shou)復(fu)(fu)用、設備管理(li)相(xiang)關制度落實(shi),堅持費用投入(ru)反(fan)復(fu)(fu)論證與預算精排,避(bi)免了(le)“重復(fu)(fu)上、效能低(di)、價格高”等浪(lang)費,審(shen)減(jian)資金2019.6萬(wan)元(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