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多處涉及能源、資源、環境等內容,對礦業及相關領域在未來的發展定下了主調。
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主要控制煤炭消費。目前,我國能源戰略從保供給為主,開始向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轉變。這意味著敞開式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將受到控制。有機構測算,如果在政策環境不變的情況下,按照以往經濟發展路徑測算,202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54億噸標準煤左右,2030年將接近70億噸標準煤。顯然這樣的增速不可持續,生態環境和國際環境也將承受巨大壓力。所以,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刻不容緩。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主要是控制煤炭。國家將制定煤炭消費總量中長期控制目標,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已經明確的是,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2020年力爭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62%以內,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到60%以上。能源消費控制直接影響未來能源項目建設和審批。直接表現為,鋼鐵、水泥、有色等高耗能產業發展將受到抑制;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新(擴)建燃煤機組建設將得到嚴格控制;煤炭過快增長的產量也將受到約束。
能源生產布局繼續西移。西部地區仍是我國能源生產的主要陣地。按照國家“五基兩帶”的構想,未來將建設東北、山西、鄂爾多斯、西南、新疆5大能源基地,發展核電及近海2個能源開發帶。煤炭開發“控制東部、穩定中部、發展西部”的總體要求,仍以14個大型煤炭基地為主。優先開發蒙東、黃隴和陜北基地,鞏固發展神東、寧東、山西基地,限制發展東部冀中、魯西、河南、兩淮基地,優化發展新疆基地。中部地區(含東北)保持合理開發強度,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適度建設資源枯竭煤礦生產接續項目。油氣開發思路是提高陸上原油產量,鞏固老油田,開發新油田,加大低品位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同時開展頁巖氣和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大會戰”。從重點開發區塊看,除海上資源開發外,塔里木、長慶、柴達木、川渝等中西部地區是未來勘探開發的重點。
重視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煤炭。不可否認,基于資源稟賦的原因,未來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將受到更高重視,國家能源局官員甚至提出,“要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發展清潔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發電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指出,“十三五”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電力發展仍有較大的增量空間。根據國家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計劃,新建燃煤機組供電煤耗低于每千瓦時300克標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氣機組排放水平,2020年現役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供電煤耗降至每千瓦時300克標煤。在最近幾年,發電企業環保壓力將繼續加碼,環保投入在政策壓力下不得不增加。諸如超超臨界發電、大型循環流化床等高效、清潔發電技術也將得到推廣和支持。除此之外,現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潔利用的方式之一,由此實現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過渡。受環境保護、水資源約束等限制,國家在煤化工產業發展上始終保持謹慎態度,再者受現代煤化工技術所限,煤化工商業化和大規模發展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作為戰略補充和技術儲備,仍然以穩健的項目示范為主。
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仍將得到大力發展。在非化石能源占比20%的目標下,能源生產和消費“飄綠”進程預計加快。根據相關規劃信息,在水電開發方面,2020年前重點開發雅礱江、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等河流,2020年后重點開發怒江和雅魯藏布江。按照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與就地消納相結合的原則,2020年,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2億和1億千瓦以上。風電價格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雖然受到棄風、棄光壓力,但從資源特征看,“三北”地區仍是未來風電、光伏電站的主要陣地。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近日在2015光伏領袖峰會上表示,“目前光伏行業處于關鍵轉型期,要實現規模擴張型發展轉變到質量效益型發展,實現高補貼政策依賴模式向低補貼競爭力提高模式轉變。”
隨著裝機規模的增加,未來清潔能源的發展不僅重視裝機規模的增加,而且注重并網消納能力的提高。為減少可棄風、棄光、棄水問題,未來電源、電網之間的統籌建設將得到重視,尤其是跨區域的電網建設投資仍是重點,以統籌能源生產和消費逆向分布問題。安全發展核電。盡管國內核電項目審批仍未解禁,但其發展地位不可替代。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此前曾表示,“十三五”期間核電建設將主要開發東部沿海,“中部會適當開發一兩個。”“十三五”期間核安全要求將進一步提高。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巡視員許平表示,“十三五”期間的目標是核應急體系進一步完善,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實際應對能力顯著增強。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規模達3000萬千瓦。
能源體制改革集中在油氣和電力領域。當前,我國的能源體制存在自然壟斷、行政壟斷等問題,市場競爭不充分。在能源價格管理上,政府對石油、天然氣、電力存在一定價格管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喪失,資源產品價格發生扭曲。按照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要求,應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未來,能源產品價格改革、能源領域壟斷改革、能源市場開放、政府職能轉變將是體制革命的重點。在能源行業中,電力和油氣面臨的問題較多,將是新一輪體制革命的重點領域,尤其需要關注電改九號文細則的落地及油氣改革方案的出臺。重點需要關注油氣礦業權準入改革、民資進入油氣領域改革;電網、油氣管網建設運營制改革;天然氣和電價市場化改革。
新能源助力“綠色交通”。國家發改委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盟秘書長陳東升近日表示,“十三五”的重點是要解決新能源汽車在補貼減少或沒有價格補貼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良好運營、獲得市場能力的問題。在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應該是發展最快的一個品類,到2020年,國內汽車新能源的總量能達到2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