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當今世界,保護資源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一重要論述,既是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破解經濟社會發展日趨強化的資源生態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為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主體功能區在國土空間開發規劃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了東部率先、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使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揮。但我國調整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任務還很艱巨。必須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對人口密集、開發強度偏高、資源環境負荷過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區,要優化開發;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化地區,要重點開發;對具備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以提供農產品為主體功能的農產品主產區,要著力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對影響全局生態安全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要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對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資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要禁止開發。
海洋資源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與其它資源一起,在整個資源大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正在顯示著越來越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加快對“藍色國土”的資源開發和保護,對保障國家安全、緩解資源和環境的瓶頸制約、拓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空間,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要堅持陸海統籌原則,依據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公海、國際海底及極地區域的不同法律地位和自然屬性,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堅持海洋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海洋環境整治與陸源污染控制相結合,以近岸海域資源環境保護為主,逐步向遠海拓展,創新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發展模式,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目前,全社會對資源緊缺狀況仍然認識不夠,節地、節水、節能、節礦還沒有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影響到資源節約集約、降耗減排措施的有效推行。必須樹立資源節約觀,充分認識土地、礦產資源的稀缺性,從宣傳教育、法制建設、政績考核、財稅體制、標準規范等各方面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強化節約資源理念,逐步形成與資源節約型社會相協調的資源利用方式。要實行資源利用總量控制,發揮規劃計劃的管控和引導作用,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同時,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亦是重中之重。要抓緊完善節約集約用地標準和措施,控制總量、增加流量、盤活存量,形成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倒逼機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和范圍,抓緊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嚴格控制城市用地擴張。要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研究制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管理辦法。推進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完善房地產用地有償使用方式。完善礦業權有償取得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要素市場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礦產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建立國家水權制度,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嚴格水資源保護,建設節水型社會。著力推進資源科技創新,培育資源新興產業。
發展循環經濟是節約資源的重要途徑。從本質上說,循環經濟就是一種生態經濟。要充分利用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形成一種制度,規定生產者對其產品在被最終消費后繼續承擔相關環境責任,消費者對廢棄產品及包裝按規定進行分類并承擔把它們送到相關回收處的義務。這樣就能在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上,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生產者及消費者的不同作用,形成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整體合力。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建立完善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規范企業和全體公民的生產生活行為,促使人們在生產、流通、消費、廢棄這樣一個物質循環過程中對產品有效利用,進而推動循環經濟健康發展。只在這樣,才能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的目標。
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加強環境污染防治、促進自然生態修復,必須把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目標要求,作為當前重點任務抓緊抓好。
所謂生態修復是指對那些在人類活動影響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工作,實現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我們黨和政府針對我國資源環境的嚴峻狀況,不僅強調要控制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更強調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保護好草原和濕地;繼續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自然保護區、重點生態功能區、海岸帶的保護和管理,治理水土流失、增強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能力,構筑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生物多樣性,把生物資源有效保護和利用結合起來。黨的十八大作出了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的戰略決策,要求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協調解決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突出矛盾。
加強國際生態環境合作,共同應對能源、礦產、水資源以及全球大氣變化等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方面,面臨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必須努力解決自身的問題,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另一方面,應積極倡導和支持全球領域的資源環境國際合作,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的前提下,廣泛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各種國際規則的制定,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機制。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制度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石。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制定和實施節約和環保的法律法規方面已經作了一系列工作。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有關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但現有的法規制度還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有許多法規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要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依據世情國情變化和現實需求,及時研究制定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新的法律法規,及時做好現有法律法規的“修、改、廢”工作,形成較為完備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體系。
建設生態文明,本身就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必然要求有一整套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來保障。要抓緊完善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要實行最嚴厲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和完善與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決策相一致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和技術體系,利用綜合執法手段,讓任何造成生態環境危害的單位和個人付出成本,堅決防止少數人發財,人民群眾受害,全社會買單的情況的再次出現。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發展和建設項目,要通過充分論證并向社會公示,聽取公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