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活躍著一支文藝團體,1999年建團,三次更名,團員換了好幾撥,可20年過去了,這支團體依然活躍在礦山的區隊、班組。2019年,在全國煤礦(kuang)職工聲樂(le)器樂(le)展演和(he)曲藝小(xiao)品(pin)展演中獲得(de)“十佳歌手”“十佳節目”等獎項。礦工們給她們起了一個響亮的名(ming)字(zi)“最美礦山文藝兵”。
打鐵還需自(zi)身(shen)硬
“1999年建團之(zhi)初叫女子軍樂(le)團,平均(jun)年齡只有(you)19歲的團員(yuan)們抱著嶄(zhan)新的小號、薩克斯、長笛(di)等樂(le)器,那是歡呼雀躍啊。”軍樂(le)團第一任(ren)團(tuan)長于學軍說。
團(tuan)員們每天練習樂器在10小時左右,嘴磨破了皮、手磨出了繭,大家不叫苦、不喊累,在1999年國慶升旗儀式上,一支整裝的軍樂團現場演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自豪地看著國旗冉冉升起。截止目前,升旗演奏已成為每月“必備課”。最讓(rang)人欣慰(wei)的(de)是,即使(shi)最早(zao)入團的(de)一批團員都已轉(zhuan)崗,每月1日,她們還是會從各崗位聚集到升旗樂隊中。“團員們的這份責任和初心,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現任團長、陪伴樂團走過20年時光(guang)的丁(ding)風文說。
“2003年,軍樂團改名(ming)為文(wen)工團的時候,我加入了(le)進來。”該礦文工團副團長周見芹說。為了適應礦山的發展和職工文化生活的不斷需求,該礦將軍樂團打造成為集器樂、曲藝及安全宣傳、文藝展演等為一體的綜合化、現代化“文藝團體”,從社會上廣招藝術人才。李奕璇以山東省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一名的身份加入該團;團員楊銀銀是二胡專業、張心語從9歲就練習舞蹈、吳曉是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等等,有的是慕名而來,有的是跟隨對象在礦山安家,文工團最多的時候有40人,從器樂、舞蹈、曲藝、鼓樂表演等方面全面發展,成(cheng)為新礦集(ji)團文藝團體中業務技能(neng)最過(guo)硬的隊伍。
2017年,新礦集(ji)團將翟鎮煤礦作為職工文藝活(huo)動示范點,成立了“音樂舞蹈協會”和(he)“文藝活(huo)動基地”,自(zi)此,該礦文工團成為“新礦(kuang)集團(tuan)翟鎮煤礦(kuang)文(wen)藝活(huo)動基地(di)”。同時,投入(ru)60多萬元建成了40平方米的專業錄音棚,對占地500多平方米的職工文化中心進行了裝修,并增(zeng)加了(le)操作(zuo)室(shi)、配電室(shi)、茶水室(shi)、化妝間、禮儀服務室(shi)等(deng)10個單獨空間,為承接上級(ji)、地方和(he)礦文(wen)藝演出活動提供了(le)有(you)力保障,也為職工群眾(zhong)及文藝愛好者(zhe)提供了(le)展現才藝的廣闊(kuo)舞臺。

近年(nian)來(lai),為了提高(gao)團員的整(zheng)體(ti)水平,先后選派團員到(dao)中國歌(ge)(ge)劇(ju)舞劇(ju)院(yuan)、北(bei)京(jing)市總工(gong)會歌(ge)(ge)舞團、天津市北(bei)方曲藝學校等專業院(yuan)校進行(xing)聲樂、舞蹈、曲藝的學習(xi)、深(shen)造。李奕璇師從女高(gao)音歌(ge)(ge)唱(chang)家鄧玉華,得到(dao)老(lao)師的親授(shou),2019年,在全國煤礦職工聲樂器樂展演中,李奕璇獲得了“十佳歌手”稱號,是職工們認可的“新礦百靈”。
非(fei)遺傳承(cheng)有來人
“我結合工作來識字,干什(shen)(shen)么學(xue)什(shen)(shen)么,蒸饅頭學(xue)會了熱饃饃。”山東柳琴(qin)的經典唱段,礦山職工都能來上幾句。
新礦職(zhi)工薛(xue)傳(chuan)(chuan)訓曾(ceng)經(jing)到(dao)北京為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ren)(ren)表演(yan)山東(dong)柳(liu)琴(qin)《越唱心里越快(kuai)活》,風靡全(quan)國。丁風文作為山東(dong)柳(liu)琴(qin)的第六(liu)代傳(chuan)(chuan)人(ren)(ren),更是將“大老薛”精神在礦區傳唱、繼承和發揚,同時,為了讓山東柳琴更耐聽、耐看,反映礦山發展、變化和職工幸福感,丁風文舉辦柳琴培訓班,從礦山子女和職工中遴選有資質、熱愛文藝的人員學習山東柳琴,2019年,在全國煤礦職工曲藝小品展演中,創作表演的柳琴《為咱山能點個贊》獲十佳節目獎、在山東能源第二屆職工文藝展演中獲曲藝類第一名。原創作品山東柳琴《泰山頌》獲全國煤礦曲藝小品大賽二等獎、泰安市曲藝大賽一等獎和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獎。2017年,創作山東柳琴《雷霆精神代代傳》參加了北部戰區空軍第五師文藝匯演,體現擁軍愛民情。丁風文于2018年被評為“全國煤炭文化藝術工作先進個人”。

“一(yi)枝(zhi)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yuan)”。該礦(kuang)文工團還吸納更多有才藝(yi)特長的職工參加文藝(yi)活動(dong)(dong)和專(zhuan)業比賽。鄭延是該礦(kuang)吉泰公(gong)司的一(yi)名職工,多次在山東省(sheng)美聲唱(chang)(chang)法(fa)歌手比賽中獲獎;原創(chuang)小(xiao)品《排練》、快板書《天安門廣場看升旗(qi)》均(jun)在全國煤礦(kuang)職工曲藝(yi)小(xiao)品展演(yan)中獲優(you)秀節(jie)目獎;結合(he)地(di)方風景(jing)名勝蓮花山創(chuang)作的建團20周年團歌《祥云(yun)蓮花開(kai)》被傳唱(chang)(chang),并(bing)多次在地(di)方活動(dong)(dong)中演(yan)出。
牢記初心志不渝
“每(mei)一名文工團員(yuan)都謹記自(zi)己是礦山的一員(yuan),是服務礦山發展和職(zhi)工群(qun)眾精(jing)神生活的宣傳‘兵’。”該礦工會主席杜恒瑞說。
團員們將安全(quan)生產法規、綠色(se)智慧礦山建設(she)和礦井可持續發(fa)展(zhan)等重點(dian),編排(pai)成快板書、三(san)句(ju)半、安全(quan)歌曲等,到區隊、進(jin)井口(kou)、入(ru)社區開展(zhan)安全(quan)生產文藝宣傳活動,發(fa)出“安全之聲”,唱響生命之歌,時刻警醒職工牢記安全責任。截止目前,入區隊、井口開(kai)展安(an)全宣傳活動達1.1萬次。
“她們,帶(dai)著滿(man)箱的設備和(he)演(yan)出服,來(lai)到(dao)幾千里外的項目部演(yan)出,就是(shi)為了讓我(wo)們創業(ye)職工感受到(dao)家(jia)鄉的溫(wen)暖和(he)廣大職工家(jia)屬(shu)的深深祝福,實現‘服務同頻、待(dai)遇共振’,我(wo)們熱烈歡迎。”該礦(kuang)省(sheng)外項目部黨支部書(shu)記譚杰在晚會(hui)前致辭(ci)中說。
2005年,礦井開始拓展外(wai)部市場,實(shi)施“走出去(qu)”戰略,“最美(mei)礦山文藝(yi)兵”也(ye)開啟了(le)“千里送(song)(song)(song)關愛”文藝(yi)慰問活(huo)動,輾(zhan)轉(zhuan)山西、內蒙(meng)古、新疆等地為(wei)創(chuang)業(ye)者送(song)(song)(song)精(jing)彩文藝(yi)演(yan)出。今(jin)年9月初,她們(men)在為(wei)創(chuang)業(ye)職工送(song)(song)(song)文藝(yi)的(de)同時,還組織(zhi)職工家屬、子女開展“千里(li)探(tan)親行(xing)”活動,讓創業職工收獲(huo)了滿(man)滿(man)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該礦(kuang)用(yong)送文藝、送慰(wei)問的方式,架起了與職(zhi)工的“連心橋”,不斷提檔升級“溫馨家園+暖心工程”建設,為省外創業職工打了一針強心劑、暖心劑,促進全體職工凝心(xin)聚力干(gan)事業、共發(fa)展。
“竹板一(yi)打響連天,我(wo)們(men)(men)(men)到井口說安全......”,從全國(guo)煤(mei)礦職工曲藝(yi)小品(pin)比賽歸來(lai)后,她們(men)(men)(men)依然活躍在礦山的“最基(ji)層”,她們(men)(men)(men)說,自己是礦山職工,是煤(mei)礦不可(ke)分割的一(yi)份子,無論團(tuan)(tuan)員們(men)(men)(men)誰加入、誰離(li)開(kai),“翟(zhai)鎮煤(mei)礦文(wen)工團(tuan)(tuan)”“新礦集團(tuan)(tuan)翟(zhai)鎮煤(mei)礦文(wen)藝(yi)活動基(ji)地(di)”的陣地(di)一(yi)直都在。
“我們一定向老團員們學習,用初心(xin)精神干好文藝工作,服務礦山、服務職工群眾和省外創業者(zhe),絕不辜負‘最美’稱(cheng)號(hao)。”95后文工團員韓曉(xiao)雪說。
她(ta)們,始終踐行著自己(ji)的誓言“青春無悔,不負芳華。”用實際行動促進礦山文藝的繁榮發展,筑牢礦山安全二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