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下载
集團概況
香蕉视频下载
黨建之窗
產業布局
社會責任
民生通道
山能官微
集團簡介
集團領導
企業榮譽
權屬企業
企業宣傳片
政治引領
集團新聞
媒體看山能
視頻點播
山能故事
行業資訊
集團公告
圖片新聞
自拍區
魅力山能
通知公告
特約記者
黨的建設
宣傳思想
紀檢監察
工會工作
共青團工作
產業布局
招標采購
民生通道
總部機關作風建設意見箱
信訪信箱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香蕉视频下载
香蕉视频下载
行業資訊
正文
進軍1億度!我國“人造太陽”研究能力不斷提升
發布日期:2018年03月12日 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作為清潔能源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人造太陽”研究進展如何?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段旭如9日表示,該院在建的我國新托卡馬克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建成后,等離子體參數將大幅度提高到近堆芯水平,溫度將超過1億度。
國內現有托卡馬克裝置已實現的等離子體電子溫度最高達5500萬度。“在高密度條件下,當等離子體溫度達到1億度以上,可使數目可觀的粒子具有足夠動能克服原子核間斥力而實現核聚變反應,產生可觀的聚變能。為具備開展堆芯等離子體研究的條件,我國科學家正努力進軍1億度!”段旭如說。
太陽的光和熱,來源于氫原子核聚變反應所釋放出的能量。“人造太陽”指通過可控熱核聚變的方式給人類帶來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可控熱核聚變需要三大條件:1億度以上的高溫、長時間約束在有限的空間中、足夠高的密度。
段旭如介紹,正因為技術挑戰巨大,一國之力很難解決所有問題。歐盟、中國、日本、美國等多方正在共同推進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也稱“人造太陽”計劃。目標是演示和平利用核聚變能源的科學和技術可行性,其順利實施是未來核聚變能發展和應用的關鍵。
根據協議,中國對ITER的貢獻比例約10%。段旭如表示,近10年來,通過參與ITER計劃,加強國際合作,中國在可控熱核聚變領域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國內聚變界在參加ITER建設的同時,正組織力量對聚變堆核心關鍵技術進行攻關。(余曉潔)
上一條:
前兩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9%
下一條:
“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搭建能源合作平臺——訪國際能源論壇秘書長孫賢勝
政府機構(gou)
中央企業
能源(yuan)行業
主要(yao)媒(mei)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