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下载
集團概況
香蕉视频下载
黨建之窗
產業布局
社會責任
民生通道
山能官微
集團簡介
集團領導
企業榮譽
權屬企業
企業宣傳片
政治引領
集團新聞
媒體看山能
視頻點播
山能故事
行業資訊
集團公告
圖片新聞
自拍區
魅力山能
通知公告
特約記者
黨的建設
宣傳思想
紀檢監察
工會工作
共青團工作
產業布局
招標采購
民生通道
總部機關作風建設意見箱
信訪信箱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香蕉视频下载
香蕉视频下载
行業資訊
正文
山東國企改革攻克硬骨頭 處置完成124家僵尸企業
發布日期:2018年01月22日 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濟南1月19日電 1月19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山東國企改革攻克“硬骨頭”》的報道。文章稱,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本輪國有企業改革步入“深水區”的一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1月18日舉行的山東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工作推進會議了解到,山東省國企改革在過去一年里加速推進,國資監管體系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點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部分“硬骨頭”在改革中被攻克。在改革的推動下,國有企業市場化程度不斷加強,經營績效明顯提升。
616家經營性國企 納入統一監管
2017年12月1日,山東種業集團在濟南掛牌成立。這是山東省對原省直部門管理的企業實行統一監管以來,新組建的第六家省屬一級企業,標志著山東省級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初步實現。
據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斌介紹,山東省不斷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模式,國資監管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山東省44個部門此前管理的616家經營性國企,基本納入統一監管范疇。
對資產規模較大、具備投資運營基礎的企業,山東省整合組建山東種業集團等6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具有一定經營能力的184家企業,按產業相近、業務相關、優勢互補的原則,劃入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魯信集團等13家省管一級企業;對嚴重資不抵債、停業停產、不具備正常經營條件的98家企業,就地清理、注銷、關閉;對監獄管理局、高校等單位管理的113家承擔特殊任務的企業,維持現有管理體制,由山東省國資委履行國有資產基礎管理職責。
市、縣兩級的統一監管工作也在推進中。記者了解到,濟南、棗莊等地已基本完成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蓬萊、榮成等市(縣)完成縣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監管橫向擴容的同時,山東省圍繞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和管理改革。山東省國資委副主任樊軍介紹,山東省管企業董事會已基本配齊成員,外派監事會、財務總監實現全覆蓋;28家一級企業全面推行高管人員契約化管理,采用公開招聘、市場獵取等方式,累計選聘116名,省屬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完善。
在推動國企按市場規律運作的同時,山東省突出加強國企黨建工作,鞏固擴大國企政治優勢取得新成效。張斌介紹,山東省2017年加快推進黨建工作要求進章程,省、市、縣三級直接管理的企業中,九成企業完成了章程修訂。
為確保黨對國企的領導落到實處,山東省明確提出企業“三重一大”事項需黨委會前置討論,在黨委會任職的企業負責人帶著結論參與董事會、經理辦公會,會后反饋形成完整閉環。
58家混改試點 超半數已完成
2017年9月底,山東省交運集團有限公司完成股權多元化工商登記變更,這是山東實現整體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家省屬企業,混改完成后,國有股份降低到37%。
交運集團是山東省58家混改試點企業之一。據樊軍介紹,山東省通過資產證券化、引進戰略投資、入股非公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等多種形式,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中,20家已全面完成混改,10家基本完成。
為支持國企混改,山東省國資委組織省屬企業出資設立了國惠改革發展母基金。目前,國惠基金累計設立子基金9只,其中2017年新設6只,母子基金規模超過300億元。
資產證券化是山東省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徑。山東省國資委建立了上市資源后備庫,儲備上市資源企業40家。其中,山東國際信托已于2017年12月8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6家企業正在“排隊”上市,7家企業已在新三板掛牌。山東省提出,到2020年,將省屬企業資產證券率從當前的不到40%提高到60%以上。
優化國有資本結構,“僵尸企業”、高杠桿、“三供一業”負擔等問題必須有效解決。記者了解到,2017年山東省完成124家僵尸企業的處置,今年將再處置72家、完成全省321家僵尸企業處置的總目標;5家省管企業與銀行簽署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債轉股”協議,使山東省屬企業整體資產負債率降到了72%;5家企業實施國有劃撥土地作價注資政策,合計增加資本金400億元。
“三供一業”問題上,2017年山東省加速推進分離移交,效果超出預期。山東省國資委數據顯示,山東全省完成分離移交或簽署分離移交協議的國企家數,已經占全省兩年任務總量的93.7%。
記者近期在山東能源肥礦集團了解到,肥礦集團24個職工家屬區、3.6萬戶家庭的供水、供熱、物業于2017年11月中旬一次性整體移交給北京北控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供電已全面移交給國家電網泰安供電公司,相關設施的維修改造工作正在進行。肥礦集團董事長朱立新表示,“三供一業”的分離移交,有助于提高職工家屬區的生活服務質量,并減輕肥礦集團經營負擔。
利潤增長65% 紅利效應加速顯現
在改革整體穩步推進的同時,山東省重點企業持續深化內部改革,不斷調整產品供給結構,以日新月異的面貌迎接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在兗礦集團,我國煤炭行業首個財務共享中心在這里建成。據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介紹,共享中心實現了財務管控模式由分散管理、重復設置向平臺一體化、核算集成化、運作流程化、服務專業化的根本轉型,集團財務人員由1500人減少到500人。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部署,山東省部分企業正在推動產業結構由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轉變。
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正探索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合作新模式,與全球頂尖芯片設計企業ARM公司以及中科院、中國鋼研集團等多方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著力打造基于ARM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氫能源全產業鏈項目和中科院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平臺。
山東省國資委規劃發展處處長張莉告訴記者,2017年山東省管企業與中科院就45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其中30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山東省2017年與中央企業簽約總金額超過1.7萬億元的398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產業項目中,國有企業項目占據絕大多數。
一系列轉型新成果不斷涌現:濰柴集團WP9H/WP10H高端發動機達到180萬公里/3萬小時的壽命標準,創出高端發動機研制新紀錄;中國重汽成功研發出我國首款氫燃料碼頭牽引車;煙臺萬華MDI生產工藝入選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
改革的深入推進有力促進了山東省國有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紅利效應加速顯現。2017年,山東省市兩級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405億元、利潤總額133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超過30%和65%;創效能力上,山東省屬企業百元收入成本費用95.5元,同比降低2.4元;成本費用利潤率4.5%,較年初增加1.8個百分點。(陳灝)
上一條:
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利潤保持11%增長
下一條:
山東:重大節能成果最高獎勵100萬元
政府機構
中央企業
能源行業
主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