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我國將如何規范共享經濟發展?“雙11”的火爆,是因為消費從線下轉到線上了嗎?網購帶來的包裝垃圾問題如何解決?北方進入供暖季,能否保障煤炭、天然氣穩定供應?用電量出現哪些新變化?
在1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就這些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煤炭供需總體平衡 重點用氣需求有保障
“今年供暖季,煤炭供給能力總體充裕,居民生活和采暖等重點用氣需求能夠保障。”孟瑋說。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1至10月,規模以上企業煤炭產量28.5億噸,同比增長4.8%;鐵路煤炭累計運量17.9億噸,同比增長16.6%。從存量看,截至11月13日,秦皇島港存煤698萬噸,同比增長17.9%;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17億噸,可用26天,高于15至20天的正常水平。
孟瑋強調,由于迎峰度冬期間煤炭消耗持續增加,水電存在不確定性,影響供應的因素仍然存在。下一步要加強日常監測,加快優質產能釋放,集中力量保障重點港口、重點用戶和重點區域的煤炭運輸需求,加強清潔能源消納利用。
二產用電對全社會用電增長貢獻六成
當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7%,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10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增速同比回落2個百分點。
孟瑋說,二產用電對全社會用電增長貢獻率為60%,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用電同比增長6.2%,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3.2個百分點。三產用電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同比增長14.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同比增長13.8%。(安蓓 楊學嘉)
- 政府(fu)機(ji)構
-
- 中(zhong)央企業(ye)
-
- 能源行業
-
- 主(zhu)要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