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下载

山能故事

【臨礦集團】從“特困戶”到“一面旗幟”

發布日期:2012年05月25日    崔鑫     來源:《大眾日報》

    本網臨沂訊 “井下‘人車’就是好,比起‘猴車’來不但可以節約時間,還能節省體力。”
    臨礦集團軍城煤礦剛上馬的機械化人員運輸系統,為礦工上下班提供了便利。
    井下便利,井上更方便。去年10月,古城煤礦投資300萬元建設的鋼構拉膜式智能化停車場正式啟用,車子在何位,只要看一眼設置在入口處的電子顯示牌就可立馬定位。
    遠在大漠的內蒙古上海廟礦業公司榆樹井煤礦,剛剛實現無線網絡覆蓋,該礦職工可以暢享3G網絡帶來的現代生活。
    這些變化,得益于臨礦“實新”文化與山東能源“超越”文化在對接、融合和共創過程中,激情與合力的迸發與釋放。
    山東能源集團(tuan)重組(zu)整合元年,臨礦集團(tuan)煤炭(tan)產量和銷售收入(ru)雙雙跨(kua)越千萬噸和百億元大(da)關。尤其(qi)(qi)非(fei)煤收入(ru)首(shou)次超過(guo)煤炭(tan)收入(ru),達到創(chuang)記(ji)錄的81億元。這(zhe)對于曾是全國(guo)煤炭(tan)行業36個“特困戶”之(zhi)一的臨礦來說其(qi)(qi)意義(yi)非(fei)同凡響。

    億(yi)元(yuan)投資育人才


    2011年臨礦新班子調整上任以后,把解放思想放在突出位置,在集團上下迅速掀起了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發展大跨越”的熱潮。
    針對部分領導干部中存在的發展欲望不強、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臨礦集團抓住對接山東能源“超越”文化這一契機,著力在解決思想之“根”上下力氣、做文章。
    該集團組干處處長何祥成介紹,今年要聘任3名科技專家和管理專家、20名各專業拔尖人才和學術帶頭人、200名優秀高技能操作人才。目前,申報工作已近尾聲,專家評審會將很快研究確定首批入選“十百千”人才。首批列入“十百千”人才工程的人員實行技術津貼制,每月分別補貼5000元、2000元和1000元。
    臨礦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孝孔在全公司人才工作會議上表示:“通過實施技術、管理雙通道考核管理辦法,旨在建立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開辟人才成長的‘快車道’,有效解決專業技術人員和大學畢業生兩大群體職業成長通道與長遠激勵問題。”
    多(duo)年(nian)(nian)來(lai),臨礦按(an)照(zhao)“技術人(ren)(ren)(ren)員專(zhuan)(zhuan)業(ye)化(hua)、管(guan)理人(ren)(ren)(ren)員MBA化(hua)、高級管(guan)理人(ren)(ren)(ren)員EMBA化(hua)、所有管(guan)理人(ren)(ren)(ren)員職業(ye)經理人(ren)(ren)(ren)化(hua)”的“四化(hua)”思(si)路,自2001年(nian)(nian)以來(lai)總計(ji)投資1.03億元,通過定單培養(yang)、脫產學習(xi)、內部(bu)培訓等(deng)方(fang)式(shi),大(da)力實施人(ren)(ren)(ren)才素質提(ti)升(sheng)工程(cheng),一大(da)批年(nian)(nian)輕的專(zhuan)(zhuan)業(ye)技術和管(guan)理骨(gu)干(gan)被委以重任(ren)。

    樹起全國(guo)煤(mei)礦標桿


    5年前,作為省管企業首批完善公司治理的3個試點單位之一,臨礦集團在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成功的經驗,被譽為“山東國企改革的一面旗幟”。
    5年來,臨礦人創新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息,特別是臨礦“實新”文化與山東能源“超越”文化的對接融合,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
    一年來,通過推行精細化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集團管控能力不斷增強,在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時,噸煤成本不升反降;實施“科技強企”,去年拿出300萬元對125個科技創新成果進行了重獎;連續4年舉辦了“青工創新工作法”評選命名活動,共有60多個創新項目以個人名字命名表彰,累計創效超10億元;最近,又推出了10個“優秀大學生創新團隊”。通過技術攻關,重點解決了沖擊地壓、軟巖治理等技術難題,其中,軟巖治理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榆樹井煤礦建成投產后,實現了蒙煤入魯、煤炭外運的目標,并成為鄂爾多斯乃至全國煤礦企業建設的標桿和樣板。
    經(jing)過4年(nian)多(duo)的建設,會寶(bao)嶺鐵(tie)礦年(nian)洗(xi)選(xuan)(xuan)能力300萬噸的選(xuan)(xuan)礦廠于今年(nian)元旦實現(xian)采選(xuan)(xuan)聯合試運轉。山(shan)東煤機集團(tuan)以打(da)造“全(quan)國洗(xi)選(xuan)(xuan)煤設備制造基(ji)地”為契機,加快新產品(pin)研發和主導產品(pin)升級,與中國最大的兩家煤炭企業(ye)合作,實行專業(ye)化服務和反承(cheng)包運營模式,促進了綠色(se)礦山(shan)建設。

    “幸(xing)福(fu)指數”節節高


    臨礦集團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讓職工分享發展成果,把穩步提高職工收入水平作為打造“幸福臨礦”的首要任務來抓,職工“幸福指數”顯著提高。2011年,臨礦職工人均收入大幅提升,走在了省管企業和煤炭行業的前列。
    去年9月到上海廟采訪時,正值上海廟職工住宅小區剛剛落成,放眼望去,幾十棟高檔住宅樓坐落在鮮花和綠樹隱映的沙漠綠洲上。
    集團各項民生工程快速推進,開工建設了四個大面積的住宅項目以及職工俱樂部、“兩堂一舍”等一大批惠民工程,1000多戶職工喜遷新居。
    展望未來,臨礦集(ji)團(tuan)董事長、黨(dang)委書記劉(liu)成錄說:“在(zai)山東能源集(ji)團(tuan)優勢平臺的支持下,在(zai)沂蒙(meng)精神激勵(li)下,臨礦人將咬定(ding)創新不放松,不斷創造(zao)新的輝煌!”

政府機構
中央企(qi)業
能源(yuan)行業
主要(yao)媒(mei)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