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東能源(yuan)龍礦集(ji)團龍福油(you)頁(ye)巖公司(si)煉油(you)廠區(qu)。童鋼(gang)令 攝)
本網訊 “近年來,山東能源龍礦集團不斷加大轉方式、調結構力度,開發接續產業,優化產業布局,形成了以煤炭產業為支撐、油電產業為支柱、煤炭物流為支持的、獨具特色的‘煤電油運’產業鏈,走出了一條平穩轉型升級的創新之路,提升了核心競爭力,贏得了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日前,山東能源龍礦集團董事長王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上半年,龍礦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62395萬元,同比增長26.06%;資產總額較年初增長24.85%。煤炭主業方面,原煤產量同比增幅18.1%,西部三礦產量及利潤總額雙雙超過東部,東西并舉格局正在形成;各熱電公司售電量同比增加6683.13萬千瓦時,消化次煤和低熱值煤100萬噸,為企業增效創造了必要條件;油頁巖綜合利用方面,產業效益進一步凸顯,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幅69%,利潤同比增幅27%;煤炭物流方面,配煤運營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規模支持作用進一步顯現。
據介紹,龍口礦區經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礦區煤炭后備資源嚴重不足,開采難度增大,煤質下降,極大壓縮了企業的生存空間。如何解決后備資源、發展接續產業、保證礦區平穩轉型一直是龍礦集團致力解決的頭等大事。多年的探索中,龍礦集團著力搶占油頁巖綜合利用、煤炭物流、循環經濟三個制高點,搶抓發展先機,確保可持續發展。
龍礦集團依據對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形勢的準確判斷,先后整合重組了山西省6家煤礦,組建了盤道、大恒、望田三個現代化煤礦,整體核定年生產能力為420萬噸,實際能力可突破800萬噸;在菏澤托管了鄆城煤礦,集團整體產能突破1000萬噸規模,首次跨入千萬噸礦區行列。
同時,為消除東部礦區低熱值煤、劣質煤對煤炭市場和企業效益帶來的嚴重沖擊,龍礦集團通過升級改造原有的基地熱電公司和兼并收購的海陽、膠州、萊州三個熱電公司,總裝機容量達到13.7萬千瓦,既保證了東部三礦的正常生產和自身電力需求,又穩定了龍口煤炭市場,實現了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
龍礦集團依托豐富的油頁巖資源,陸續實施了三期油頁巖煉油工程建設,總體形成了年處理油頁巖120萬噸、生產頁巖油12萬噸、年產半焦90萬噸、發電6000萬千瓦時的循環經濟模式,煉油技術水平、綜合利用水平、節能環保程度均居國內領先,成為山東能源集團能源多元化戰略的第一個發展平臺。
龍礦集團還充分發揮海濱礦區的獨特區位優勢,與龍口港合資建設了國內首個由政府主導的煤炭儲備基地(龍礦集團所占股權為80%)。今年上半年,配煤運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既為我省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也有力地支撐了企業規模擴張。
按照山東能(neng)源集團的總體(ti)規(gui)劃,未來龍礦將突(tu)出“轉(zhuan)調升(sheng)級”主線,積(ji)極穩妥地(di)實(shi)施(shi)“對外開發(fa)(fa)”戰(zhan)略、全(quan)(quan)力以(yi)赴(fu)推進(jin)“轉(zhuan)型升(sheng)級”戰(zhan)略、下定決心(xin)實(shi)施(shi)“重心(xin)轉(zhuan)移”戰(zhan)略、持之以(yi)恒(heng)地(di)推進(jin)“安全(quan)(quan)發(fa)(fa)展(zhan)”戰(zhan)略,努力做到內涵(han)挖潛和外延拓展(zhan)并(bing)舉,依(yi)托重點項目建設放大主業(ye)架(jia)構(gou)優勢。到“十二五”末,企(qi)業(ye)將實(shi)現煤炭產(chan)(chan)量(liang)3000萬噸(dun)(dun)/年(nian),銷(xiao)售收(shou)入(ru)300億(yi)元(yuan)(yuan)/年(nian),資產(chan)(chan)總量(liang)300億(yi)元(yuan)(yuan),利(li)稅(shui)突(tu)破30億(yi)元(yuan)(yuan);掌控煤炭及(ji)油頁巖(yan)資源100億(yi)噸(dun)(dun),頁巖(yan)油產(chan)(chan)量(liang)100萬噸(dun)(dun)/年(nian),電廠裝機(ji)容量(liang)100萬千瓦,配(pei)煤利(li)稅(shui)突(tu)破10億(yi)元(yuan)(yuan),企(qi)業(ye)經濟增加(jia)值逐年(nian)提高10%;員工(gong)整(zheng)體(ti)人均收(shou)入(ru)隨企(qi)業(ye)發(fa)(fa)展(zhan)大幅增長。